任弼时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 符国凡
内容提要:红二方面军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八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红军留下的红色印迹深入人心,红军所经过的山川草地,古城古道都得以保护利用。本文试图从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旅游资源“千姿百态”,人文旅游资源“别具风情”,三个方面来阐述红二方面军长征线路上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主题词: 红二方面军 长征线路 旅游资源
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化旅游者动机,具备一定的旅游功能,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①]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线路上,既有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森林草地,又有底蕴深厚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尤其是红色印迹“妙景”连珠
,精彩纷呈,显现出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湘中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止,历时11个月,行程8000余公里,转战湘、黔、滇、康(西康省,1955年撤销,版图分别并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川、青、甘、陕八省(红一、二方面会师地将台堡,民国时属甘肃陇东行政公署管辖范围,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将台堡所在西吉县属宁夏固原专区,后固原地区改为固原市)。进行大小战斗110多次,攻克城市39座。沿途组织发动了群众,宣传的党的各项政策,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红二方面军长征比红一、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更晚,这时敌人已有一些围追堵截的经验,因而,红二方面军的长征更困难些。但是,广大红军指战员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战胜了数十多万敌人围追堵截,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②]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旧址、遗迹,八十多年过去了,依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些旧址、遗迹的保护利用,国务院先后公布了桑植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贺龙故居等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上八处旧址、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沅陵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隆回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旧址,德荣红军桥等三十余处旧址、遗迹被沿途各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列入“市保”、“县保”的不计其数,还有不少没有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旧址、遗迹。这些旧址、遗迹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1、红军战斗遗址:黔西鸭池河红军战斗遗址;大方黄家坝红军阻击战遗址、将军山红军战斗遗址;赫章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等。
2、红军指挥机关旧址:石阡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镇雄红二、六军团乌蒙回旋指挥部旧址等。
3、重大事件会议旧址遗址:江口磨湾红军会师旧址,盘州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旧址,金沙江石鼓红军渡口,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等。
4、沿途所建立的政权机构旧址:永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毕节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等。
5、红军烈士墓地及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纪念设施等:金沙吴正卿烈士墓,禄劝普渡河铁索桥及红军列士墓,小金红军会师纪念碑,西吉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等。此外,还有包含多个旧址、遗址集中连片的遗址群,如阿坝红军长征遗址群。
红二方面长征线路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这些旧址、遗址、遗迹,挖掘红色资源,建设规模不一的长红军长征专题纪念馆、博物馆近二十座,[③]在这些纪念馆、博物馆中影响较大的有:张家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桑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贺龙纪念馆;毕节市博物馆:玉龙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甘孜红军长征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等。
值得说明的是:有的纪念馆馆名很“大气”,但内容较“简约”,有的纪念馆馆名较“低调”,但内容很“丰富”。甘肃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从馆名上看,应为红二方面军的全景展示,但该馆基本陈列为《红二方面军成县五龙山战役历史陈列》,且藏品数量,参观人数不多。湖南桑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从馆名上看,似乎只是红军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一带的史料展示,而该馆实际上全景式的陈列展示了红二方面军长征的历史,且藏品数量丰富,年参观人数近百万人次,是全国较有影响力的纪念馆之一。
近年来,各级党政部门和各地纪念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完善纪念馆配套设施,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使红二方面军长征沿线依托红色资源建立起来的各类纪念馆成为新的更高层次红色旅游资源,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品质更加提升,功能更加完备,效果更加突出,有力推动各地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
二、自然旅游资源千姿百态
凡是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能够激化人们兴趣,使人产生美感体验,且具有观赏、游览、休憩、疗养价值的,都属自然旅游资源的范畴。[④]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线路,遥遥8000余公里,由东向西,转而向北。从地势上来看,跨过我国第三第二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不断攀升,地质构造复杂多变;从气候上来看,经历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气候区,内陆高原气候区,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在这广阔的空间里,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势条件,不同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不同的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1、地质构造类:通过地质构造形成的自然景观,表现为高山、峡谷、熔岩、峰林、洞穴、沙漠、戈壁等。在红二方面长征线路上高山、峡谷、峰林、熔岩较多,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西吉县
火石寨丹霞地貌可为典型代表。当时的红二、六军团出发就经过了如今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为了迷惑敌人,红军先行向东,走的是湘西的天子山、张家界、索溪峪一线”。[⑤]张家界武陵园景区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面积达264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路、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之美称。每年接待游客8000万人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⑥]
2、风景水体类:以水为载体,表现水体自然之美,如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等。红二方面军所经过的湘中大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东坡,不乏风景秀丽的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红军先后穿过澧水、沅江、乌江、普渡河、金沙江、噶曲河、包座河等河流,涉足威宁草海等大小不一的众多湖泊,都是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咸宁县城的西南面,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它名为草海,实际上是我国著名三大高原湖泊(草海、滇地、青海湖)之一,贵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被誉为“贵州旅游皇冠上的一块蓝宝石”,有“高原明珠”、“鸟类王国”等美誉。
3、生物类:通过森林、草原、古树、名木、珍稀动植物等,给人类以美的享受。红二方面军长征所经过的湘西湘中地区丘岗密布,云贵高原山体延绵,加上气候湿润,处处竹木茂密,深山荒野之处,古树参天、名木满坡。而青藏高原东坡地势较高,渐次往北,渐次低温、少雨,甘孜以北则是一望无垠的千里草原。气候和地势的不断变化,造就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贵州毕节的杜鹃花海,玉龙雪山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阿坝一望无际的湿地草原,都是自然造化。
1936年2月,红二方面军转战于贵州西北的黔西、大定(今大方县)、毕节三县交界之处的崇山峻岭之中,如今这里已是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此地处于低纬度(北纬27℃),高海拔(平均海拔2000余米)地区,全年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少,空气湿度相对较大,适合杜鹃生长,是迄今为止我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花带分布近百里,令人叹为观止,素有“杜鹃王国”“世界天然大花园”之美誉。
三、人文旅游资源别具风情
一般说来,各种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民族风情、历史遗址、文化成就、艺术结晶和科技创造,都可以包括在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内。[⑦]人文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尤其以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城古镇、宗教寺庙、民族风情最有影响力、吸引力。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纵横八个省,经过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布衣族、彝族、纳西族、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些地区相对历代中原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来说,属于“边陲之地”。其治理方式、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与中原地区不尽相同,留下别具风情的城乡建筑、宗教场所和艺术遗址。与此同时,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或团体)与中原王朝或战或和的关系往来,也留下不少历史遗迹。以上所举种类,大多互相渗透,如一座寺庙,其型制风格可归类为历史建筑,其功能性质可归类为宗教场所,寺庙内的佛像、壁画、雕塑等可归类为艺术迹存,本文试从某一侧重点来分类论述。
1、往来关系历史遗存类。红二方面军抢渡沅江所经过的沅陵壶头山伏波庙,是东汉著名“马革裹尸”将军马援南征蒙难处,如今新修的五强溪电站水库,水位抬升,这里成了青山碧水的“高峡平湖”,是难得的旅游资源。无独有偶,红军经过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东面不远处的丽江宝山石头城,则留下了元朝忽必烈“革囊渡江”的遗迹,而且石头城还是纳西族先民精心打造的经典聚居区,依山借石、就地取材打造的石屋、石床、石桌、石灶,无不体现着纳西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目前,该处已评为国家五A级景区。
2、古代建筑类。红二方面军长征,攻克39座城市,其中的辰溪、叙浦、新晃、瓮安、石阡、黔西、毕节、盘县、丽江都是历史悠久的城镇。红军穿过的不少县域,如镇远、松潘等地的县域,都是历史古城。目前,不少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等古建筑,或单体、或群落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始建于宋末元初,街道依山傍水,岩石铺就,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我国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丽江古城作为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于一体,并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古城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水相连;水系利用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曲、幽、窄、达,是纳西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3、宗教寺庙类。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不少教堂、寺庙,特别是在川康地区与沿途几乎所有藏传佛教的喇嘛寺庙有许多交往,有通过红军做耐心细致工作,对红军给予支持的中甸归化寺、定乡桑披喇嘛寺、稻城雄登喇嘛寺、理化向阳喇嘛寺、巴安仁波寺、白玉喇嘛寺;也有受到国民党军挑唆,打着西藏噶厦政府旗号与红军为敌的德钦东竹喇嘛寺等,这些寺庙体现藏传佛教的独特性,见证了我党我军民族平等、信仰自由的统战路线,是宗教持色鲜明的旅游资源。
4、民族风情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婚丧节庆、农桑耕作、饮食习惯、服饰礼仪、文化艺术、社会交往各具特色。土家族的“摆手堂”,苗族“踩花山”、侗族的“风雨桥”、布衣族的“石板房”、彝族的“百褶裙”、纳西族“纳西古乐”、藏族的“酥油茶”,羌族的“碉楼”,都是旅游资源中的亮点,红二方面军所经过的长征沿线,目前已经建立不少的少数民族风情园,少数民族歌舞演绎场所等,吸引中外游客前往欣赏各少数民族的风采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
综上所述,红二方面军长征线路上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为开展红色旅游、全域旅游提供了必要条件。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强大感召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命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从而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促进旅游事业快速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批准发布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逢其时,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