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任弼时纪念馆 邹水清
[摘要]:名人故居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无可替代的宝贵文物资源,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进行优秀的民族文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最为真实的物质载体。名人故居这一珍贵文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既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又要充分的利用好这一资源,广泛的开展宣传教育、科学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名人故居 保护 开发利用
名人故居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由于自然的风化蚀朽和人为的改造破坏,名人故居亟需得到全社会特别是文物管理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对这一宝贵遗产加以保护;但是,名人故居又是社会宝贵的文物资源,仅仅是对文物资源加以保护,为保护而保护,脱离社会,将其束之于“象牙塔”,无疑也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用科学的办法和措施在做好名人故居保护工作的前题下,充分发挥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科学的加以开发利用,使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最大贡献,是全社会特别是文物管理部门和单位不可回避、不断认真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实和政策
每一处名人故居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蕴涵着名人故居的产生和经历的各个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诸多历史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名人在故居留下出生成长的故事和痕迹、以及名人故居人文环境对产生、造就名人的各种文化信息和因素。它具有反映一定时代建筑物的共性特征,同时具有名人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应独特的个性特征。
为了保护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新中国建立后,文物保护工作开始了初期创建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确立了“重点保护、重点发展、既对文物保护有利,又对基本建设有利”的文物工作方针。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开展了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工作,公布确定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了专门的法规和文物保护制度,设立了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等,为后来的文物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法律法规,1982年11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1年6月、2002年10月、2007年6月等多次对《文物保护法》进行修改和补充,使文物保护的法制建设、基础工作、维修抢救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也逾来逾高,在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对人文景观的名人故居也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也激发了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名人故居保护的措施上重于包装和过当保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和形象工程,对名人故居周边环境的开发造成严重的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处理好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保护工作和开发利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文物法》总则第一条)新的工作要求。
二、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围绕名人故居这一文物工作的两个方面,正确分析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才是推动和开展工作的关健。
1、名人故居是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本源。名人故居是一定历史时期,经历了长时间的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时代变迁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幸存、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载体和资源。离开这一物质本源,任何其它与其相关的社会活动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保护工作是历史赋予、不可轻视的重中之重。
2、开发利用是名人故居价值的外在表现和升华。无论名人故居具有多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如果脱离人类的社会活动,再高价值的历史文化载体也只能随着时间延长而慢慢消亡。名人故居是在其自身的价值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和展示传播,开发利用等社会活动,才使其发挥作用。只有通过人类社会活动,才能发掘出它珍贵的文物价值,也只有通过人类的社会活动才能发挥其社会的物质效益,得到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3、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一对相互相存、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矛盾。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矛盾的普遍原理,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对立的统一,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名人故居是本源,保护是工作的根本,为开发利用提供必然的物质基础。没有名人故居,就谈不上开发利用;没有开发利用,就不能实现名人故居的价值。同样,没有保护的开发利用是竭泽而渔,是破坏,是犯罪;不能合理的开发利用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和虚化湮灭。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同样,如何解决好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它们的内在动力,是保护好名人故居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唯一途径。
4、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二者不可偏废。任何文物最终将会消失、消亡,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保护工作只能延长它的存在时间。只重保护而放弃开发利用,将会失去名人故居存在的意义,只重开发利用而忽视保护工作,必然会加速名人故居消亡。如果说研究和宣传好比人的一双手,那么保护和开发利用就好比是前行的两条腿,这两条腿只有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稳步向前迈进。两项工作都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三、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长远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1、名人故居的保护。名人故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无可替代、珍贵易损的特点,因此,首先重在对名人故居的保护。
(1)、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名人故居的保护。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全社会都要在思想高度重视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充分认识到名人故居在这一文化资源的珍贵性,使人们能够在感受和利用这一文化资源的同时自觉地形成一种维护和保护意识,成为一种能够自觉规范的行为准则。
(2)、在宣传上扩大保护工作的影响。通过各种宣传媒体、从多个领域,特别是从旅游、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采用多种方式,着重开展《文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对保护工作的共识,进而推动社会文明。
(3)、在制度上规范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平时工作和行为,并且形成制度实施的监督、落实机构和机制,使制度落到实处。从而使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化、持续性的日常工作。
(4)、用科学的办法对待名人故居的本体保护工作。名人故居本体的保护工作主要分为维护和修复两大块,如何做好这两项工作是名人故居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一,名人故居本体的维护。从我国古、近代建筑特点来看,历史遗留下来的名人故居大都为砖木结构建造,受地理气候条件、虫蚁霉菌侵蚀等影响,本体建筑及陈列文物的维护难度大,且年代越久其物体朽蚀越为严重。因此,应多采用科学的办法做好名人故居日常维护工作,切实做好防雨、防潮、通风、干燥、防霉菌昆虫侵蚀等工作。特别是本体建筑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要在不改变物体原状的前提下适当采取现代新技术材料,如使用一定比例的药汁、胶汁渗透覆盖等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尽可能地采用复制构件将易损文物置换下来,加以妥善保管,为长久的陈列展览保留历史信息和依据。
其二,名人故居本体的修复。自然的风化和霉菌昆虫的侵蚀给名人故居必然造成破损、朽败,如不即时加以修复,势必影响整个建筑结构以至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名人故居本体的修复必须建立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的基础之上,依据历史资料,对本体进行复原修整,重返历史原貌。在本体修复时尽可能再利用原结构材料。在不影响原貌性状的前提下科学的添加一定比例现代材料,增加物件坚固度和防湿、防虫功能,避免重复的修复而影响本体。
其三,防止过当的维护和修复。由于受到现代建筑材料、工程技术方法、现代传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维护和修复的工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过当的维护和修复。过当的维护和修复不亚于一次大的破坏,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其四,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在对名人故居的保护过程中,特别是比较大的维护和修复活动,应保留维护和修复前后图片、文字详细资料,建立数据库,为以后的工作留下宝贵的信息史料。
(5)、用整体的思维对待名人故居的保护。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并不是一个本体孤立工作对象,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它是由本体和周边环境共同组成的整体,保护工作也涵盖了周围环境保护。同样,也要以保护周边环境原貌为原则,严格执行“保护范围”和“建控范围”的规定,避免快速的社会发展而使这一整体受到破坏,使名人故居有一个合理的保护区域空间。
2、名人故居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是名人故居价值的实现,在保护好名人故居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更好更大的实现它的价值同样重要。
(1)、社会价值的开发利用。名人故居是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它蕴含它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包藏着不同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另一方面,名人的社会影响、社会效应更加增添了它的文化内涵。名人故居所固有综合性的文化因素对产生名人的影响,以及名人对社会的重要贡献是宣传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为直观的实物载体。要充分开发和挖掘名人故居的文化内涵,使其更丰富、更全面的为社会服务。
(2)、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名人故居是社会的财富,而不是地方的负累。名人故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开发可为地方带来经济繁荣。要用开放性的思维,鼓励周围群众积极参与,争取社会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共同开发由名人故居衍生的各类附属产品,一方面可以方便参观者的出行、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周围群众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创造了财富,同时也为更好的保护名人故居、“以景养景”提供了不断的财源。
(3)、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导开发利用。名人故居的开发利用固然能够创造可观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过度和无序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名人故居和周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甚至造成破坏。因此,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来指导和确立开发利用,不能因追求短期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不能因开发利用而破坏名人故居和周边环境这个主体,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而不负责任的给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空白和遗憾。
(4)、加大宣传研究的工作力度,推动开发利用。一方面名人故居本身就蕴藏丰富的内涵,需要深入科学研究,开发创造出图文、信息、物件、服务等产品。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也需要不断研究,开发创造出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受社会欢迎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实施力度,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科学管理,促进和规范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必然带来大量的游客流动,给名人故居的本体、文物陈设及周边环境将带来不可避免或潜在的破坏和影响。探讨和研究科学的管理办法促进和规范开发利用:
其一,参观人数控制。根据景区的大小,科学的计算出每天最大的参观人数数量,对参观人数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因人数过多而引起拥堵踩踏事故发生,避免人身伤害和因此而造成的景区破坏。
其二,活动区域规范。设计合理的旅游通道,必要时用隔离桩、隔离带等设障物件将参观区域与旅游通道区分开来,引导游客规范活动。
其三,标牌图文提示。在旅游通道各个关节点、处,尽可能使用方便、易懂、人性化的图文标牌注释,帮助游客规范活动。
其四,参观必用器具。在容易受到损坏的参观区域为游客提供必要参观器具,如:鞋套、手套、电子图书等,使参观活动与保护工作两不相误。
名人故居在得到可靠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完全可以并举双赢。
3、敢于创新,加强交流,不断提高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水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和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提高,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管理办法不断出现,因此应与时俱进,有敢于创新的理念,加强行业间及行业外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让更多先进的科技方法和管理办法运用到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来,不断提升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
4、充分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资源,使人和自然更加融洽和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相存,同样都要受到保护,不能因为名人故居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忽视周边环境、自然景观的价值,也不能因为自然景观的优厚的自然条件而忽视名人故居的保护和人文景观的建设。只有在相互珍重,相互补充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一个协调和谐、相互映衬、不留遗憾的人与自然、名人故居与环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的保护和发展。
“一个失去文物古迹的民族是一个漂浮的民族、一个丧失记忆的民族、一个没有根基的民族。它就不会明察自己的昨天,正确认识今天和把握明天。”。名人故居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源,保护好名人故居是我们每一代人必须秉承的理念和努力坚持的业务,开发和利用好这一有限的宝贵资源,研究发掘出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宣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不可推卸的责任。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可持续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