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循伟人足迹 拓展教育空间
——以任弼时故居为例
任弼时纪念馆 周霞飞
有不少是故居、旧址,大多能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其复原陈列,但是也有很多文保单位中的故居、旧址在这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区,缺乏调查研究,缺乏个性,偏重器物,忽视场景,参观者与故居缺乏互动,起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今年四月习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这无疑给文物工作带来了春天。本文笔者将以任弼时纪念馆为例谈谈对故居、旧址复原陈列的浅薄看法。
一、复原陈列极其重要
全省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故居、旧址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故居、旧址是真实的历史记录者、信息存储者,记录存储着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的先民们的活动遗迹,当地当时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以及特定地域文化不可再生的人文气息,往往也从一个侧面鲜明地 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民俗文化和审美风向的特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它们不仅仅是一栋或一群建筑简单的物质存在,它们承载着特定文化内涵,如任弼时故居是一栋典型的江南风格的明清建筑,任弼时在此生活了16年之久,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所以恢复原状势在必行,这样才能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人物当年生活的真实情境,领略到历史人物当年生活的时代气息,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理想人格的感召和陶冶,对生活志趣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能够通过历史人物的介绍宣传可以促使参观者的内在精神的生长,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二、复原陈列方法多样
(一)、任弼时故居的现状
任弼时故居始建于清末,是家族性的宅子,是开国元勋任弼时的诞生地和童年、少年生活的摇篮。现已成为各界人士纪念缅怀任弼时的重要活动场所。195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弼时故居列入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正式批准对外开放;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将故居西边的房子改建成四间简陋的陈列室,因面积小,易上潮等多方原因,在相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于2004年在离故居不远的月形山上建立了任弼时纪念馆。2003年复原陈列了东边三间农居房和一间学堂“时中馆”,2014年又将任弼时叔父的房子恢复原状,但对于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大小37间房子的任弼时故居来说,复原陈列做的还远远不够。
(二)实事求是进行特色研究
故居、旧址的复原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复原陈列上,要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区别对待,分别设计各自的复原陈列方案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总体把握上,就是坚持“复旧如故”,也就是说,把先保留下来的建筑,通过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陈列,再现当年的风貌。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学术研究要立足自身,紧扣时代主题和要求,积极开展研究工作,避免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无物,在学术研究上要抓重点突出特色,针对不同人群奉献出不同的精神成果来探讨。
(三)、重视传统,力求创新
1、 陈列内容要有个性。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文保单位中故居、旧址的陈列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和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陈列和讲解,人们希望在这里能得到更好的体验,这就要求陈列内容要有特色,既要结合实际,又要不断向社会奉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故居陈列,形成一种新的展示格局。
2、陈列手段要有新意。文保单位中的故居、旧址是旅游的主体,是参观者为之感兴趣的。有人把博物馆、纪念馆的展示手段比喻为“墙上的教科书”,展出有限的文物,列出有限的说明,这种陈列模式需要观众自己努力从静态的文物或说明牌中提炼信息。参观者还经常遇到“请勿拍照”、“请勿触摸”等禁令性的提示,因此参观成为被动的、单向的,这样就使教育的功能苍白化,对参观者的吸引力不够,也不能满足参观者多样性的需求。那么与博物馆、纪念馆相辅相成的故居 旧址,则可以在手段上使用一些创新手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用情境再现的形式,用复制品来还原故居、旧址的生活场景,如任弼时故居2003年复原陈列的学堂“时中馆”,让观众亲身体验二十世纪初的课堂,既可以当老师又能做学生,并且可以拍下珍贵的照片,参观累了还可以在上进的太师椅上休息一会儿,当一次贵客。参观者对此甚感兴趣。
三、安全保卫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故居、旧址复原陈列的后续工作就是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因为他们是主要客体,要尽量延续其存在的时间,尽可能的持久发挥其作用。
第一,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人人都是文物宣传员。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人类有共同保护的责任,只有全民携手提高认识,才能有效地保护,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为此,任弼时纪念馆在周边学校、社区开展了“文物保护法”的宣传活动,专门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消防知识讲座,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与保卫人员签署责任状。
第二,坚持不懈做好安全维护,首先要对故居、旧址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任弼时故居是一座砖木结构组成的宅子,再加上地处气候潮湿的南方,白蚁破坏严重,木质腐朽,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定时的检查并及时治理维修,在遵照《文物保护法》中不改变建筑物原状的要求下,故居在开放期间进行了三次大的维修,2013年10月是最近的一次,此次维修范围是任弼时家族居住的整栋房子,具体内容为揭顶重做屋面,修补歪斜、破裂的墙面及残损构件,对已有的白色墙面进行仿旧粉刷和重做三合土地面,纠正了被改错的地方,换掉了被白蚁损坏的木柱头,尽可能的使建筑最大空间的延续其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修缮后的任弼时故居,呈现给参观者的是一个整洁、干净的面貌,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保护好室内文物
大多数的文保单位中的故居、旧址是开放式陈列,参观者可以进入任意一个房间,复原陈列之后,势必会有大量的参观者涌入,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必然会随之增加,环境变坏,特别是梅雨季节时,室内湿度加剧,对陈列的文物影响很大,加大了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难度,我们可以用干净松软的抹布轻轻擦抹,床褥被子之类要经常通风晾晒,以免其上潮霉变生虫,还要放防虫防潮的药物,定时检查,对于木制家具需要专业人员放置药物防止白蚁的侵害,这是保护室内文物的重点。对于已经霉变的文物如任弼时小时候给父亲画的画像已撤回库房保存起来,用复制品代替,避免恶化便于保护。
四、进一步拓展宣传教育空间
在宣传教育方面,复原故居、旧址的陈列展示的同时,讲解的角度和重点也会有所变化,应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不同对象的需要,要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为观众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提高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打造一支能战斗的队伍,特别是情感丰富、因人施讲的宣教队伍。讲解上要做到有问必答,力求讲解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达到教育功效。在旅游活动中,讲解员在景点和游客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就要求讲解员加强自身的素养修炼,自身对故居、旧址的历史要比较熟悉,能够进行专业的讲解,以使参观者更好的了解其要传递的信息。讲解员丰富有趣的讲解,会使游客兴趣大增,游客在感知方面得到满足,会不自觉地把故居景点的信息传播给亲朋好友,目前在这一块,有的地方还是以参观者自行参观为主,也许是人员紧张,全天的实时讲解可能有困难,但是否可以推出讲解时刻表,如果做不到真人讲解,语音播放也可以,以简洁明快的方式,让观众接受到一些信息,当然讲解工作也可以邀请一些对此感兴趣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
在故居、旧址的讲解中,我们可以:
(一)、用人物或事迹激励人
深挖故居、旧址的人物或先进事迹内涵,取得真实材料,真正读懂历史,可以做适当的能让大众接受的艺术处理,但不能一知半解,捕风捉影,更不能想当然的捏造,歪曲人或事迹。以任弼时故居为例,在以任弼时的个人魅力影响力赢得了世人认可的诸多荣誉下,我们要进一步挖掘素材,力求给观众一个合理想象的空间,比如说:在厨房里的土灶旁,追叙任弼时1927年秋的回家,亲自下厨为母亲提前庆祝五十大寿,诠释任弼时的“孝”;在任弼时用过的书桌旁,讲述小小年纪的任弼时习字时从太师椅掉下来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要专心,方能成功;在火炉旁,重温五月端午节任弼时的父亲任裕道给他讲屈原因爱国悲投汨罗江的故事和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激励游客“爱国”、“忧乐”思想。
(二)以故居、旧址中的人物高尚品格启迪人
故居、旧址应大力弘扬人的精神情操,让人们充分领会,有所启迪,充分认识和了解精神情操在新时代的意义和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播,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点,着力打造引申开去,让人们受到启迪,这样就丰富了故居的内涵,使主题更鲜明,更生动。比如说,以任弼时赴苏留学临行前写给父母亲的信为背景,让游客体会任弼时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坚定不移。
总之,故居、旧址里的人或事迹具有强烈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是无法复制的,是一个地方的灵魂,而从平凡的事迹中挖掘富有教育意义的一面,让人们受到感染教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保护好我们革命先烈的故居或旧址,并将他们的革命思想传播开来,任弼时纪念馆在复原陈列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还有很多可挖掘的地方,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