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湖北省恩施舞阳街道:“五个创新”开创社区管理新局面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1日   【字体: 】   点击数: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是恩施州委、州政府所在地,辖区有省、州、市直单位145个,9个居委会,居委会下设23个小区。辖区既有州委、州政府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又有众多的改制企业,还有纯商住小区和纯居民户,辖区内社情民意复杂。如何开创社区管理新局面,一直以来是办事处党委研究的重点工作。去年来,办事处党委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抢抓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机遇,积极整合辖区各类社会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管理理念创新:从粗放型、静态型、控制型、应对型向精细型、动态型、服务型、预防型转变。

  过去的社会管理体制源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多次改革,但面对新形势的要求,还有许多不完善,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由于辖区居民和管理事务多,工作开展不细致,一些具体情况没摸清;工作手段比较传统,工作效率有待提升;依靠行政指令控制得多,以社会服务辅助管理得少;事后补救比较多,提前预防不充分。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是粗放的、静态的、控制的、应对的,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了葫芦起了瓢,亟需对其进行改革。社区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所辖区域的社情民意,学习社会管理创新的文件和理论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提出了精细型、动态型、服务型、预防型的管理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在社会管理的机制、方法、内容和主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管理机制创新:构建社区小区楼栋居民的四级网络组织机制。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居民的服务需求日趋多样,给社区居委会提出了很多新任务和新要求。然而,过去由于工作人员少,所管理的事务也非常多,一个人往往要面对几千居民,工作应接不暇。针对这一情况,在市委政法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社区积极创新治理模式,依照布局合理、人口集中、管理方便的原则和3000—5000人左右设置1个小区的标准,共设置了23个小区,使小区成为社区的延伸。每个小区设3—5名专职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小区所有社会事务的综合管理。小区下设楼栋信息员,由居民志愿担任,负责及时与小区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沟通,并把社区及小区事务传达给基层群众。截止目前,全办事处共配备了小区专职工作人员101名,从而形成了社区小区楼栋居民的四级网络,充分发挥了社区和小区的基础作用,把政府的利民、惠民政策及时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推动了社会管理的全覆盖和精细化管理。

  ——管理内容创新:以关注民生和综治维稳为重点。在创新社会管理时,居委会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首要问题,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服务保稳定。一是在辖区内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服务。服务内容涉及家政服务、家电维修、职业介绍、房屋租赁等20多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针对辖区内改制企业多、下岗人员多的实际情况,依托社区创业服务中心、再就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泛开展再就业和创业培训工作,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51人,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二是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的实际情况,社区及小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努力解决社会治安管理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实行分层管理:对居住时间长、有正当职业和固定收入且已经融入当地生活的流动人口实行常规登记管理;对收旧拾荒和有劣迹、行为不端的流动人口及流动人口中的无业人员由公安机关按照高危人员予以列管;将沿街乞讨的残疾人、精神病人、未成年人和老人交由民政部门按照《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予以安置。此外,重点加强了对单身租房户、多人合租户的管理,加大对改制企业原宿舍区内出租房的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管理方法创新:以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为抓手,实现动态管理。办事处党委加大经费投入,聘请武汉大学与湖北民族学院的专家开发了数字化社区管理系统,依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两实全覆盖调查获得的信息,把辖区内的人、地、事、物、组织全部纳入数字化社会服务管理的范畴,建立了一个全面覆盖、动态更新的基础信息支撑体系。为及时掌握辖区内人口变化的情况,居委会要求小区工作人员改变过去在办公室坐等群众上门的工作方法,主动走出去、沉下去,及时掌握人口变动的第一手资料,并将其更新到数字化网络平台中去,实现了对社区人口情况的动态化管理。

  同时,以该数据库提供的基础信息为支撑,这个信息系统还可实现针对综治维稳、计划生育、民政工作、党建工作、社会保障和城市管理六项任务的信息收集、受理立案、任务分配、任务处置、核查结案、监督评价等流程管理,还可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虚拟演练,以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管理主体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培育多样化的社区志愿者。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增强和调动辖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尤为重要。因此,居委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建立了多方参与、资源共享、有效互动的工作机制。一是争取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协调了30多个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改善了社区和小区办公条件、解决了社区内无党员活动场所的难题。二是积极动员退休老党员参与社区管理。注重发扬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动员退休老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培育了一批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社区志愿者,涌现了周国华、段远祥等典型,推动了群众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和自治。(罗晖)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