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星期三上午11点,汨罗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治学突然“袭击”地对办公室主任小傅下达通知,“下午3点部机关全体人员开会,会议内容到时再定。”事后才知道,开的是工作人员上半年度工作讲评会。
小傅觉得不可思议。按照以往半年总结会的惯例,会提前贴出通知,让各位科室主任先准备好材料再发言。其实同小傅一样事先也被蒙在鼓里的还有其他部务会领导。副部长胡胜其明白林部长的良苦用心,他说,不搞文山会海,不念稿子既是改会风的要求,也是对干部理论政策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次更为客观有效的检阅。
类似上述在组织部发生的故事,源于两年前,汨罗市委组织部着力推行“学习型、和谐型、创新型”(简称“三型”,下文同)机关建设,旨在使全体组工干部业务、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团队合作更具活力,组工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林治学认为,组织部机关要达到“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精益求精”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三型”机关建设无疑是实现该工作理念的理想平台。
不沾麻将桌
夜夜伴书桌
在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过程中,组织部机关内部每周五下午雷打不动地开展“每周一课”集中学习活动,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学做人,锤炼党性、磨砺品质、提升境界。每个科室主任都必须轮流当老师,每个干部同时也都是学生。
干部室主任郑飞今年的讲课件被部领导认可为优质课件,而他刚刚从其他科室工作轮岗,履新干部室岗位不足3个月。熟悉郑飞备课过程的同事介绍,为备好课,郑飞趴在办公桌上加了整整半个月的夜班,寸厚的政策条例翻看了几十本。郑飞说,备了一堂课,自己也对任用干部的原则、程序、条件和纪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有脱胎换骨之感。像郑飞一样,“老师”们在宣传业务知识和政策理论的时候,全体组工干部都对业务进行了一次全面复习,全体干部不仅只熟悉自己的单项工作,也能逐渐向全能型组工干部转化。部里还特别有心,讲课稿每到一定的厚度,会将其校订后编辑成册,人手一本,供部机关干部时时温习。
两年来,组织部坚持每月给干部人手发一本书。为防止有人将书束之高阁,部里给干部发了学习笔记本,定期检查和点评。青年干部小戴说,部里工作本来就多,为了读书,为了加班,部里每晚至少有4个办公室夜夜亮灯。以前8小时之外偶尔还有人打打小牌、唱唱卡拉ok放松,如今夜夜只能与书桌为伴。
学习型机关建设使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大为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汨罗市委书记白维国调研时看到组工干部如此大的变化,欣喜异常。他要求组织部尝试将干部的教育培训范围进一步扩大。如今,每到周五下午,汨罗市委党校也开上了“周末课堂”,听课对象面向各乡镇主职干部,从白书记到其他市级领导,依次轮流上台当教员。每周一课得到了80%以上的市直单位、乡镇场纷纷仿效,局长、科长,书记、乡长,甚至普通干部,都纷纷拟题讲解自己的业务工作,猎猎学习之风风行汨罗江南北。
昔日“伯乐相马”如今“赛场跑马”
学习型、和谐型、创新型带来的比学赶超,使机关全体干部顿感“压力山大”,学习、创新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2011年7月,组织部先从自己“开刀”。即将所有内设科室主任全部竞争上岗。竞争环节包括群众评议、笔试、演讲、部务会测评的选拔方式。在汨罗电视台演播大厅参与现场监督和观摩的岳阳市委组织部领导感慨地说,以前,领导认同某个下级的能力而予以提拔,可以称之为“伯乐相马”,而汨罗市委组织部让全体机关干部以全面比拼的方式任命科室主任,无疑是“赛场跑马”。既客观公正又更加科学。
此次选拔方式,在汨罗的干部队伍中打了一个炸雷,在全社会倡导了一种凭能力、凭水平、凭业绩用人的正确导向。组织部机关干部更是铆足了劲,争相抓学习、工作出亮点、业务讲创新,都力争使自己成为有“本事”的人。2012年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组织部有6名年轻干部参加报名笔试,结果全部入围。最终,原办公室主任郑丰被公选为乡镇长候选人,另2名年轻干部也被公选为乡镇副职。
两年来,汨罗市委组织部创新建立“三维数字”考核模式,将对考核对象分为领导测评、群众评价和绩效评估三个维度,分别按3:4:3的比例打分,分类排队。该模式经汨罗市委常委会的审议通过和采纳,在今年的干部调整和上一年度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充分发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三维数字”模式的考核功能,已成功运用到该市任用干部的“机关干部须公开招录、中层骨干须竞争上岗、领导干部须公开选拔”的用人、晋升制度的实践中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仇深根感慨地说,有了“三维数字”模式,任用干部原来也可以简单到“秤称斗量”!2012年干部公选中,汨罗市委组织部创新运用“一考两评三公开”方式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35名年轻人走上正(副)科级干部岗位。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有了晋升的通道,干部群众对此心服口服。
今年,组织部在发展新党员的过程中,创造运用“三差额(差额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差额审查确定发展对象、差额票决接受预备党员)、二证明(由当地计生部门开具的无违反计划生育证明、当地派出所开具的无违法犯罪证明)、一测试(指党的知识测试)”的“321”工作法,科学严把入口关,既较好地控制了发展党员的数量,又确保了新党员的质量。
“三型”机关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组工干部知识水平、道德素养、业务能力提升。如今的汨罗组工干部,真正做到了提笔能写,张嘴善谈,遇事能想,有事能做,组工功能进一步增强。在“和谐型”机关建设的进程中,组织部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汇编成册,强化机关内部管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干部有困难集体帮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组织考察调研、野外拓展、文艺汇演等集体活动,实行内部“减压”,愉悦了身心,提升了状态,保持了激情,释放了潜能,使组织部班子内部团结有战斗力,机关干部和谐有凝聚力。
创新犹如活水
润泽经济大局
组织工作具有为市委管好干部,选对干部的职能,同时具有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组织要求。6日25日,岳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伍国用来汨罗工业园区调研汨罗市委选派干部帮扶企业工作,在选派干部管理办公室的公开墙上,一眼就认出先前见过的派驻中联铝业联系帮扶的干部杨峰。看到墙上的多个制度,兴奋地要求随行人员摄录下来带回去仔细研究。他认为汨罗市委采用选派干部帮扶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做法是一个创举,值得向更大范围内推广。
汨罗市选派干部工作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汨罗市委每年选派百余名干部到工业园区联系帮扶企业渡难关,具体由汨罗市委组织部落实并管理。如今一大批干部经受了锻炼,同时促进了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该做法曾被岳阳市委组织部评为“组织工作创新奖”,选派培养干部制度成了干部的大熔炉。6年来,438名优秀干部被选派进入工业园区服务。汨罗市委确定的“围墙法则”(“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预,围墙外的事企业不操心”)给选派干部工作职责作出了准确的定位,在项目协调推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切实有效的作用。
为把汨罗市委选派干部帮扶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近年来,组织部创新工作方法,实行“挂号销号”、“量化考核”等管理制度。即选派干部对收集的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项目推进上遇到的难题先行“挂号”,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企业签字认可后再进行“销号”。“挂号销号”每季度一次,季首挂号,季末销号。选派帮扶办要求每季度每名选派帮扶干部必须为所联系的企业解决2-3个困难和问题。“销号”的多少,作为选派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客观原因暂时不能销号的,说明情况,核实后列入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联席会议集中交办解决。
汨罗市委组织部通过创建“三型”机关建设,将创新型制度建设延伸,在干部培养教育、任用选拔、干部监督管理和党建工作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组织保障。“三维数字”考核干部、“一审三评”监督干部、“一考两评三公开”公选干部、“三差额两证明一测试”发展党员等一系列创新工作,得到了上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三型”机关建设要求也成为了全体组工干部的日常行为指南和努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