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敢驭“蛟龙”探深海--访岳阳籍十八大代表付文韬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9日   【字体: 】   点击数:

   “我不仅要为推动海洋事业出力,还要在民生、反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真正履行好一名党代表的职责。”10月7日晚,老家岳阳县相思乡的十八大代表付文韬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简介】付文韬,1982年出生在岳阳县相思乡一个普通农家。2006年,他通过选拔,成为中国首批受训的两名潜航员之一,见证了“蛟龙”入海从1000米到7000米的跨越。在“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的51次下潜中,付文韬下潜了19次,其中11次是作为主驾驶。现供职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事迹】由于常年在海上工作,付文韬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在参加3000米级海试期间,付文韬父亲突发急性脑溢血,生命垂危,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赶回岳阳老家,他看到了尚处于昏迷中的父亲,心中悲痛万分,但海试任务在身,他带着对父亲的牵挂,踏上了3000米级海试的征程。他说:“我明白一个道理,为国争光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报答。”


    第二年,他参加中国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上试验,完成了7次下潜中的5次,在最后两次任务重大的5000米作业考核试验中,作为主驾驶,他克服了“蛟龙”号在深海海底液压系统不适导致机械手响应迟缓的不利影响, 首次发现并采集了深海巨型单细胞原核生物。今年夏天,付文韬参加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上试验,下潜3次,首次完成了生物诱捕录像试验。


    【感言】从“蛟龙”号 7000米级海试凯旋后,付文韬被光荣地推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说:“海试都是为应用做准备,应用才是‘蛟龙’号以后最主要的任务。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大上,作为海洋事业一线的唯一工作代表,希望能为中国海洋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在民生、反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真正履行好一名党代表的职责。”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