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委、市政府部署要继续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按照洁化、绿化和美化三级分类建设标准,坚持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标,4月,我有幸成为了浙大的一员,参加了杭州“美丽乡村”专题培训班,短短七天的学习,既充实又紧张,有收获更有感慨,感受很深。感觉自己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更让我感受到这是一种动力、一种使命。
一、 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经验与成效
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以“中国竹乡”品牌为依托,围绕打造现代化新农村样板的目标,突出美丽乡村核心区域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三产联动、城乡融合、农民富裕、生态和谐的符合地方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安吉对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重点整治村庄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积极开展改路、改水、改厕、改塘,使村庄人居环境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和服务强化的“八化”标准。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全县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环境质量大为改善。
(二)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农村产业持续发展
安吉注重优化产业布局,将全县原有15个乡镇和187个行政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发展功能,划分为“一中心五重镇两大特色区块”和40个工业特色村、98个高效农业村、20个休闲产业村、11个综合发展村和18个城市化建设村。安吉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乡村工业,注重产业配套衔接,实行村企结对帮扶,带动若干村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块状集结的乡村工业集群。
(三)实施“服务提升工程”,农村公共事业不断进步
安吉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现城乡公共交通、社区卫生服务、城乡学前教育、居家养老服务、广播电视等十一个城乡公共服务平台的全覆盖。安吉还深入实施劳动保障、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实现了城乡劳动就业信息互通共享,全县187个村有184个成为充分就业村,16个村成为充分就业示范村。
(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农村乡土文化日益繁荣
安吉注重加强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尤其是竹文化、孝文化和昌硕文化的保护,涌现出了书画村、畲族文化村、生态屋、山民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形成了农村吸引城市游客的一大卖点。
二、 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
今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之年,学习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经验,可以为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一)树立大局观念,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构想和路径设计,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精髓。岳阳的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应立足于长江中游经济圈,在处理与武汉、长沙等大城市圈互补关系中,以大乡村的姿态甘当配角。二是立足于市域范围,把全市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县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个镇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构筑“优雅水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级联动的大景区格局。三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力度,城市老人也可以到空气清新、自然风景好的农村养老。四是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让城市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向农村辐射,让乡村的优美生态最大限度地与城市共享,把乡村真正建设成为与城市长期共存、功能与特色互补的美好家园。
(二)突出以农为本,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安吉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区位特点决定了只能发展绿色产业,强调以农为本。岳阳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但多数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较少,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一是进一步将农业资源变为农业资本,结合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农村特色产业。二是依托当地优势农业产业,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三是以产业转型为途径,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实现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关联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经营组织化
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是安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和长效管理的关键。我市是劳务输出大省,外出务工成为农村人口改善生活条件的主要途径,这就造成了许多“空壳村”的出现。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步富裕的同时,全市绝大部分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无力为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务等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与安吉形成强烈反差。岳阳美丽乡村建设,一是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品牌优势明显的专业村。二是通过开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集体物业等方式,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源,整体提升村级经济实力。
(四)强调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
乡村之美固然在于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野趣,但是如果千村一面,则也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容易引起审美疲劳。我市农村的经济基础、地形地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岳阳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地产业和资源环境。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拘一格,根据各地自身的特色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通过不同的个性、风格和内涵,体现不同的田园风光、乡村特色,建设多模式、多形式的美好乡村。
(五)坚持生态先行,探索生态文明之路
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生态效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我市总体上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建设生态强市的重点在广大乡村,对于生态资源应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让乡村成为生态的涵养地、旅游的目的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岳阳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点,突出抓好村庄绿化、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生态农产品生产,努力探索符合岳阳实际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六)挖掘特色文化资源,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安吉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挖掘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为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魅力。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与传承湖湘特色文化相结合,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活跃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乡风文明的培养,满足农民精神层面的需求,提升农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幸福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吴凤平 市委组织部基层办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