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组工 > 组工评论
推进多元主体参与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0日   【字体: 】   点击数:

有幸参加我市首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题(深圳)培训班,这次学习时间虽短,参观考察的地方也不多。但通过聆听深圳和香港本地专家教授的讲座,实地参观深圳的社区治理,所见所闻确实启迪心智、开阔视野,感触良多。一是近距离感受了深圳的发展成就,令人震撼。短短30多年时间,深圳实现从31万人的边陲小镇,到1800多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跨越,19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贡献了1.5万多亿GDP(2014年数据),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奇迹。透过辉煌的成就,我们看到,深圳虽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诸多优势,但“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才是这座城市保持旺盛生机的原动力。二是全方位了解了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潮流趋势收获了新知。听取专家对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读,较为全面地了解深圳、香港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成功做法,让我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社会治理特征、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重点等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三是多角度观察两地发展现状,看到了差距。与深圳相比,作为内陆后发地区——岳阳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实力、硬件设施等看得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差别,即发展理念、发展途径、发展环境相比特区,差距较大。

此次学习围绕社会治理这一主题展开,既有对中央精神的权威解读,又有深圳、香港实践探索的介绍;既有舆情应对技巧的点拨,又有公务员心理调适辅导;既有同行间面对面交流探讨,又有实地走访参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含金量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深圳的基层治理工作,该市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镜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立足岳阳实际,取长补短,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把岳阳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幸福城市。

一要转换社会治理思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前进一小步,行动上前进一大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顺应现代城市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借鉴深圳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多元主动参与的治理经验,进一步突破思想局限。理念上要从“控制社会”向“组织社会”转变,从“集权管理”向“放权社会”转变;角色上要从党委政府“独唱”向多元主体“合唱”转变;做法上要从干涉、限制非政府社会组织为群众提供服务向鼓励、引导和购买各类社会组织向居民提供专业服务转变,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二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按照“政府扶持、社会运营、专业发展、项目合作”的思路,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放宽设立门槛,加大培育扶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在机构、职能、经费、人员等方面分开,制定实施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办法,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社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优先发展行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服务类社会组织,在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区服务、养老服务、残障服务等领域重点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真正使社会组织充满活力。

三要建立多元治理结构。学习深圳市引导非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做法,在巩固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主体作用,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加强对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建立驻区单位社区建设责任评价机制,推动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公益创投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并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社区开展服务。

    (陈豪华 市委组织部研究室)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