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7-09-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教育实践活动 > 活动简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56期
来源: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4日   【字体: 】   点击数:
专项整治工作专题(
 
 
市委编办 除“四风”之弊   扬“亲民”之举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编办 立足部门职能职责,着力转变机关作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服务民生事业,较好地实现了开展业务工作与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良性互动,取得明显成效。
革除作风“陋习”,提升机构编制干部反对“四风”自觉性。 紧贴编办实际,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努力从根源上铲除“四风”问题滋生的土壤。 形成“节约风”。 健全完善会议公文、公务接待、经费管理等15项机关管理制度,会议、文件、简报减少50%以上,“三公”经费开支明显减少,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运行费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0%、23%。 整治“慵懒散”。 对每位干部每个工作日按时到岗情况进行记录, 登记次数排在末位的,由办领导进行谈话教育。 坚持每周 对“慵懒散”等机关作风问题进行检查,并 在全办干部会上公开通报。 举办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美丽中国·我的梦”书法摄影比赛和“忠诚、履职、担当”主题演讲比赛,给全系统带来一股爱学习、讲奉献的新风。 杜绝“中梗阻”。 对上级工作部署、市编委会和办主任会议确定的重要工作事项,坚持 跟踪 督促相关科局落实到位 每周工作事项及完成情况在周工作例会上予以通报,工作督办情况纳入各科局工作年度考核内容,有效杜绝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彻底等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 针对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难题,努力把权力的篱笆扎牢、把制度的笼子关紧,切实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盘活人员编制资源。 按照中央和省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 《关于严格控制总量、有效盘活存量、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在综合考虑急需人才用编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县市区年度用编计划管理,今年县市区编制总量较去年压缩398名。严把市直各单位申报用编进人关,确保在空编内审批,目前市直行政编制空余168名,事业编制空余1671名,全市跨层级跨部门跨单位盘活编制3200名。 精简行政审批项目。 制定 我市市直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对市直64家单位申报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审核“瘦身”,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81项,取消13项,下放32项,调整为政务服务类59项,较以前市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精减52.7%,精减幅度居全省前列。 加强编外聘用人员管理。 市直 单位 共清理规范编外聘用人员486人,其中清退195人,规范291人。同时,会同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 在全省率先 制定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为破解我市编外聘用人员管理难题提供制度保障。
    搭建为民“桥梁”,提升机构编制部门群众满意度。 积极回应群众需求, 解决实际问题,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改善公共服务。 坚持机构编制资源向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服务岗位倾斜, 把乡镇改街道办事处置换出来的乡镇行政编制调剂使用158名,主要分配到乡镇改设的街道办事处或加强县市区民族宗教、政务服务、机构编制、纪检监察等重点领域的工作力量。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从撤销机构和职能弱化单位调剂编制41名,用于改善教育、环保和社保等民生领域 公共服务质量 理顺管理体制。 深化乡镇站所改革,在6个试点县市探索将试点乡镇公益性事业站所人、财、物、事全部下放到乡镇,提高了政府直接服务基层和为民排忧的能力。 针对12345公众服务热线群众反映强烈的我市城区噪声和空气污染问题,协同有关部门处理噪声和空气污染的职责权限问题,并以市编委会名义出台《关于明确城区范围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执法职责分工的通知》,建立共同配合、互相协调的工作机制,赢得城区居民群众普遍赞誉。 抓好联点帮扶。 扎实开展“党员进社区、竞赛当‘五员’”活动,22名在职党员每人结对联系一户困难群众,分别认领 1 4 个服务岗位。目前,已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7次,挂牌服务 1 1次,每名干部与结对户联系沟通均在5次以上,帮助解决大病救助、低保申请、残疾帮扶等问题20余个。今年“七一”期间, 为社区开展一次集体义务清扫活动,慰问困难党员 10 余名。 帮助建设扶贫村争取土地平整、水利设施维护、公益林改造等建设项目,协调资金5万余元。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