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7-09-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教育实践活动 > 专家解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评论之三:来一次作风之弊“大扫除”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4日   【字体: 】   点击数:

岳阳市理论评论小组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形势所需,刻不容缓、势在必为,来一次作风之弊“大扫除”。


    扫除作风之弊,要正视问题、敢于较真。“大扫除”有“扫”的性质,有祛除积弊的功能,更有“除”的性质,而且,除垢迎新功能比“扫”更重要更富有意义。要避免“大扫除”落入轻描淡写的群众担忧,就必须出实招、动真格。春节前后,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联合纪检监察、组织、工委等单位和新闻媒体,开展了多次机关作风联合督查,查纠了一批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市委抓作风建设的坚定态度和决心。


    扫除作风之弊,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转变作风,只有领导带头,一级抓一级,一级给一级当示范,才更有说服力。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把自己摆进去,敢于揽镜自照,以“一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深入查找自身的污点,摆问题、找差距。要经常“正衣冠”、“洗洗澡”,触思想、正行为,不断清除思想之污、作风之垢。要勇敢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既诊疗自己的病,也帮助身边同志治病,达到共同提高和进步。


    扫除作风之弊,要把握关键,着眼长效。扫除作风之弊,制度防范是关键。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作风好的干部受到重用,让作风不好的干部受到警示和惩戒。要深化财政体制、审批体制、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令行禁止,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打擦边球。要加强问责,健全监督体系,形成监督的强大合力。总之,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和举措,深入推进制度机制建设,从源头上根除作风之弊。


    (执笔人:曹克强 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