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5年,我们将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国字号’品牌!”近日,在市政协第028号《关于环南湖旅游核发展的几点建议》重点提案督办会上,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南湖新区工委书记李运帷信心满怀、底气十足。
三顶“国字帽”几乎囊括现代旅游业桂冠,南湖新区的旅游产业自信,底气源自哪里?
底气源于旅游资源的叠加。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8个主类,南湖涵盖6类,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可开发利用价值高。此外,南湖新区拥有南湖及洞庭湖双湖岸线,滨湖地带荟萃众多文物古迹,蕴含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生动的民俗风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曾高度评价:南湖景区属于辽阔与深远并存的湖体景观、独特的山体与岛屿景观、丰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多样的生态群落景观、突出的城景交融景观。
新战略理念所蕴含的强劲推力,是南湖新区产业自信的底气之源。该区已确定全域旅游为南湖区域发展的新战略,在“三圈一带两中心”发展布局的蓝图上,洞庭南湖国际文化休闲度假小镇、黄梅港湿地公园、龙山民宿及精品酒店、酒吧一条街、房车营地等五大项目将丰富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的内涵。 三园(佛教文化园、甄璧山森林公园、教会遗址公园)一馆(洞庭湖国际公馆)一球场(高尔夫球场)等五大工程将扮靓环洞庭湖风光带。位于天灯咀片区的商业水街有望成为岳阳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未来的城市客厅,刘山庙片区引进的五星级酒店项目将夯实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基础。
此外,还有兴旺集团洞庭湖旅游综合体、潇影集团微电影基地、北京中海嘉盛文化产业园、谢军侏罗纪恐龙主题公园等一批精品项目正在对接;并以“运动健康游、历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为重点,完善南湖夜游泛舟、茶博城禅茶一味、教会学校人文寻踪等精品旅游线路。这些项目一旦落地生根,将推动南湖旅游业质的飞跃。
为南湖新区底气“撑腰”的,还有“创新”、“标准化”、“智慧”等词汇孕育的活力。该区不断创新管理体制、运营体制和活动方式,目前已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南湖旅游资源的规划、开放、整合和利用;正积极争取纳入全省环洞庭湖精品旅游线路,形成辐射扩容的发展态势;举办系列品牌文化体育赛事和旅游特色活动,未来,山水实景演出、激光水景、环湖马拉松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将在南湖激情上演,带动南湖火起来、动起来。
该区还将智慧旅游作为盘活旅游经济的新活力,将在2018年底前完成智慧旅游功能全覆盖,建成旅游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景区及重点旅游项目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定、信息推送等电子商务,开通旅游在线营销、查询、预定、交易等功能。
目前,南湖新区以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为线形骨架,以圣安古寺、教会学校为旅游文化品牌,以滨湖人文历史为底蕴的大旅游格局已初具雏形,“商业三街”、“南湖八景”、龙山花卉植物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今年前9个月,该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27.1%;旅游接待总人数247.7万人次,同比增长43%。
3至5年,拿下三块国字号品牌,上演精彩的帽子戏法。从南湖新区的布局和推进情况来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