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工作 > 屈原管理区
屈原管理区:激活“人、地、钱”三要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屈原管理区党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9日   【字体: 】   点击数:

近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暨干部培训班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各试验区改革经验,部署深化全国农村改革工作。会上,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的农村改革试验典型做法向全国宣传推介。

近年来,屈原管理区重点围绕“人”抓改革,推进农民职业化;围绕“地”抓改革,推进土地资本化;围绕“钱”抓改革,推进保障市场化,全面激活农村“人、地、钱”三大要素,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依靠谁振兴:围绕“人”抓改革,解决主体问题

屈原管理区重点解决好组织者、经营者、参与者“三类”主体问题,即依靠谁振兴。

首先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解决好组织者的问题。全面落实区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机制,创新开展区级领导联系指导基层党建、联系推动产业项目、联系帮扶重点企业、联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四联”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实现“一门式”公共服务全覆盖,真正让基层有权做事、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好的环境成事。

其次是以农民职业化为取向,解决好经营者的问题。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全面整合全区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培训学校、“田间学校”“农民课堂”等资源,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精英企业等联合,搭建开放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培训平台。

屈原管理区已投资6000万元建设全省最大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心,大力实施“一户一职业农工培训工程”,共计开展种植、养殖、农机、创业、旅游等培训93期11437人。通过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改变过去传统一家一户经营模式,将更多农民从田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

然后以广大群众为主体,解决好参与者的问题。建立完善自治机制,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各种协会履行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各村(社区)充分发挥“五老一新”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号召力,通过讲政策、做劝导、搞评比,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主动性,实现群众站着看到跟着干的根本转变。

在哪里振兴:围绕“地”抓改革,解决客体问题

屈原管理区重点解决好宅基地、经营地、建设地“三个”客体问题,即在哪里振兴。

盘活宅基地,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空心房”宅基地复垦试点改革,2018年以来,复耕“空心房”腾退土地1059亩,完成两批复垦指标交易,交易价款过亿元。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既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改变农村空心化现象,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流转经营地,抓好经营田“四证”管理改革,让农村土地在整治、流转、交易中最大限度升值。办好“身份证”,推进土地确权。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统一确权到区农垦集团公司,土地经营方式为租赁经营,即农民与农垦集团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目前已全面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办好“交易证”,推进规模经营。依托区乡村三级农村产(债、股)权交易中心积极开展产权交易,加快土地流转,目前,全区已流转面积10.17万亩,流转率达73.6%。

用好建设地,利用农村“空心房”整治成果,对废弃的学校、砖厂等企事业单位和乡镇企业等建设地,进行复垦,确认的耕地指标与农村村民集中建房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缓解了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求。

靠什么振兴:围绕“钱”抓改革,解决载体问题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财力资源的关键作用。重点解决好财政投钱,银行贷钱,社会筹钱“三种”载体问题,即靠什么振兴。

建立乡村建设投资公司,实现“资金变股金”,解决财政投入的问题。成立乡村建设投资公司(简称乡建投),改变过去财政资金无偿投入的做法,将财政投入到垦区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并收益,变简单的资金支持为资产支持。目前已整合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集中由乡建投统筹使用,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最大效益。

成立农信融资担保公司,实现“资源变资产”,解决银行贷款的问题。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和融资担保贷款,以土地经营权和其他农村资产资源为抵押,加大对新型农业主体的融资力度。将农村现有的可变资源,如土地、房屋、水面等经营权折价入股,通过银行抵押贷款等形式,进行资本运作后按收益和占股比例进行分红。区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农业创业孵化担保基金,凡入孵企业根据担保可向银行贷款10—200万,两年内由区财政全额贴息,同时可通过区农信担保公司向农商行申请创业贷款,享受优惠政策。2020年以来,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共发放贷款9.4509亿元,同比增长15%。

成立区级惠农服务公司,实现“农民变股东”,解决社会筹钱的问题。由区管委利用闲置资产,无偿提供惠农服务场地,搭建好区级惠农服务平台,由区供销合作社和区内两家实力较强的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区惠农服务公司,公司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整合,建成占地1.3万平方米的惠农服务中心,按照“平台承担公益性为农服务和公司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运营,以“合作社协议承诺+农民固定分红”方式实现利益共享。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