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工作 > 云溪区
云溪区:创新党员考评促进作用发挥
来源:中共云溪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0日   【字体: 】   点击数:

近年来,岳阳市云溪区为有效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弱化、虚化问题,创新出台了《云溪区党员考评办法》,把党员考评打造成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员、带队伍、促工作的“指挥棒”,有效提升了党员的身份意识,畅通了党员出口,纯洁了党员队伍,促进了“两个作用”的充分发挥,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一、细化量化考评项目,织密党员履责“一张网”。将全区党员分为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3大类,分别设置考评参考项目。结合农村实际细化考评项目,实现农村基层党建与三大攻坚战、移风易俗、禁拆治违、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互融互通。督促农村各支部制订考评补充细则,适当增减调整项目或内容,给予基层党组织考核自主权。因村而异、因人而异,让考评更具针对性、操作性,更加接地气。对各考评项目逐一明确分值,实行负面行为扣分,倡导行为加分,每名党员形成正反两个积分,汇总成一张成绩单,以此激励党员互比、互看、互学。推动遵守党章、诚信守法、担当履责、热心公益的党员得分“长脸”“出彩”,不参与、不作为、不尽责的党员扣分“脸红”“出列”,促进农村党员积极履行义务、配合中心工作。聚焦脱贫攻坚、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环境整治、生猪退养、“空心房”整治、综治维稳等10多项重点工作细化到党员考评项目中,动员2000多名农村党员比学赶超,干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全区多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党员说怪话的少了、树正气的多了,违规请客的少了、带头移风易俗的多了,参加支部活动请假缺席的少了、带头维护公平正义的多了,农村党员参加“三会一课”要发误工补贴的“惯例”得以“终结”,农村党员精气神焕然一新。

二、优化实化日常管理,拧紧党群联动“一股绳”。严格落实积分管理、民主评议、组织评定三个程序,抓好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点评等环节,定期征求职能部门及党内外意见,始终阳光透明搞考评,确保操作程序公正、操作过程公开、评定结果公平,把评判权交给党员群众,评得党员群众更服气,倒逼党员提升个人素质形象,提高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威信,真正激发党员榜样作用,示范引领群众同向同行。考评“成绩单”还要群众来评,既约束了党员,又最大限度的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形成了党群互动的强大活力。2019年,把党员考评全面融入人居环境整治日常评比,推动3800名农村无职党员认领包户任务,有效激发群众主体作用。桃李村党员陈步金、戴忠文率先主动拆除自家棚亭,做通17户群众工作,顺利拆除棚亭和偏杂屋780平方米,带动乡贤蔡祥飞捐资50万元,形成“学先进、当先进、赞先进”良好氛围,让昔日“后进村”一跃成为“示范村”。全区评选清洁家园优秀党代表20名、党员清洁家园示范户326家,达到每个党员照亮一大片效果。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党员考评补充项目》,明确7种扣分行为、7种倡导加分行为和2种不合格情形,引导全区6800余名党员勇当先锋、甘当表率。成立防控临时党支部11个、防控党员先锋队78支,设立党员责任区515个、党员示范岗1100余个,成立“党员防控宣传队”“党员爱心菜园”“党员爱心代购队”82个,累计劝导取消或延期红白喜事363 起,党员累计捐款93万余元,党员直击“疫”线,当好“主心骨”、争做“排头兵”,全区众志成城、白衣执甲,守住了湖南“北大门”。

三、强化深化结果运用,激活基层自治“一潭水”。对优秀党员采取表彰、奖励、宣传、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比选进支村班子、理事会或任组长等系列措施,引导他们当榜样作表率,赋予他们在乡村自治中更多话语权,示范广大党员发挥正能量。从依规处置惩、集中培训教、跟踪帮扶促、中心工作带等方面入手,清退处置一批不合格党员,帮扶转化一批“后进党员”,举办党性教育提升班6期,开展先进事迹引路、警示教育等专题培训,组织分组讨论,引导“后进党员”深刻自我剖析找差距,明确方向抓整改。对“后进党员”实行“一对一”教育帮扶,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跟踪管理问效,唤醒身份意识。三年来,该区评出“后进党员”439人次,将25名不合格党员清退出党,停止党籍2名,除今年的32名“后进党员”处于限期整改帮扶中,其余全部转化成功,引导党员永葆自我革新、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危机意识,让“不在组织、不像党员、不起作用”没有市场,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和威信持续增强。常态化开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研讨、“亮身份、走在前、促发展”实践等活动,引导广大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移风易俗、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和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中发挥作用。广大党员从被动参加党员积分管理、参与支部活动、议决党内事务,到潜移默化关注支部建设、建言村组发展、带头建设家乡的“存在”意识日渐主动。党员考评由民主评议党员到互相监督,再到共同关注、管理集体事务,农村党组织权威、组织力、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显著提升,依法、规范、有效的基层自我管理、互助共荣的局面初步显现。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