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黄 振)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和网络问政的一个重要战场。平江县从健全组织、强化监管、分析研判、正确引导四项机制入手,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能力。截止4月7日,平江县今年共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部领导上报《涉平网络舆情》120多期,其中领导批示100多期,督办、回复、处理100多期,完结率达100%。近年来,该县成立了平江县网络监督管理办公室,配置了专门人员,建立健全了《平江县网络管理制度》、《平江县网络舆情监控处置实施方案》、《平江县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平江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制度。县财政将网络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网管办呈报的《涉平网络舆情》成为县委书记、县长、宣传部长每天必看必问的一项工作,并批示到舆情涉及的职能部门和党政负责人,从而带动了全县上下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及时处置网络舆情。县网管办坚持全天候上网搜索平江舆情动态,并认真做好舆情的筛选、制作、逐级上报、督办、回复、处理相关工作。加强与红网、市网管中心、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县网络协会的沟通联系,形成了舆情监管的良性互动机制。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定期进行分析和研判,做到有总结、有分析,并根据网络舆情的特征分类处理,对于线索明确、事实清楚的,实行优先办理;对于线索不明、事实不清的,继续网上跟踪;对于虚假网络舆情,及时发布正面信息,澄清事实。该县坚持主动疏导和积极应对的方针,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县委宣传部从相关单位挑选30多名政治思想过硬、熟悉网络业务的骨干力量组建县网络协会,负责网上舆情正确引导,采取发评论、跟帖、发帖的形式积极回复网民,压缩谣言传播空间,控制舆情发展方向。该县还将各单位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情况纳入县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对处理网络舆情中重视不够、反应迟缓、处理不力的单位和人进行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