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托举事业腾飞的翅膀——谈“创新”是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中共岳阳市委编办 李谦
来源:岳阳红星网    2023-10-17 14:25    字体: - +

  鸟儿飞行需要翅膀,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创新就是发展的翅膀。

  ——题记

  回顾党奋斗的光辉历程,一部机构编制工作史,也是一部改革创新发展史。在党的领导下,从苏维埃红色政权探索、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精简调整机构,到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整体性重构,都鲜明体现着我们党锐意创新和自我革命的优良品格。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创新,使机构编制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是机构编制工作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省委书记、省委编委主任沈晓明强调:要弘扬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描绘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当前,全省机构编制工作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唯有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大胆探索实践,才能解决好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要充分激活“创新”的活力与动能,需进行系统性思考、战略性布局、全方位发力。

 

  让新问题成为大兴调查研究的“聚焦点”。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李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讲到:“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机构编制工作关系党的执政建设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各项新的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出台之前,只有经过大量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方能保证决策正确、不造成失误。为确保机构编制问题把握得更“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更“好”,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务必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从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委编委工作要求在机构编制部门落地见效的角度调研,既要关注当前各方面高度关注、诉求比较集中的基础性现实性问题,也要着眼需要中长期破解、长效规范的前瞻性、制度性问题。倡导“沉浸式”“探讨式”调研,坚决摒弃“看盆景、出镜头、露露脸”的形式主义调研,善于从群众的“后院”和“角落”里发现问题、找准对策,努力形成适应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发展需求,具有战略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厚度的调研成果,为省委、省委编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让新思路成为机构编制事业前进的“指南针”。

  人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这说明,好的思路对于开展工作、推进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这里所说的“出主意”,就是出思路、想办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当前,我们的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成为制约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如,每轮机构改革都涉及很多部门单位的职能职责调整、机构编制增减和个人的岗位调整等等,不少涉改部门单位存在“不愿改、不敢改、不真改”的情况;在日常管理中,不少地方和部门单位也不同程度存在机构设了撤不下来,职能配了调不过来,编制分了收不回来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不少部门单位将机构编制资源视为“私产”,并认为编制是“一定终身”;同时也与我们长期以来“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工作思路受制于思维定势”有关。这需要我们从“传统”中摆脱出来,从“定势”中解放出来,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和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党中央的指挥棒指向哪里,机构编制工作的改革重点就放到哪里,机构编制资源就投向哪里、保障到哪里”的思路,加大深化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动态调整力度,全面优化执政资源配置,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实际问题,助推“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面落实。

  让新方式成为促进工作提质提效的“催化剂”。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发展,数字治理成为当今世界治理的重要趋势。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为机构编制工作顺应发展大势、推进数字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加大推动编制数据向“数字编制”转化的力度,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创新机构编制工作方式,提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科学化水平。坚持以“数字技术”推进资源配置的标准化,利用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区划面积、财政保障等方面数据,探索研究制定指标体系,优化编制资源区域布局;结合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制定具体单位的编制配备标准,确保每份编制资源均用在“刀刃上”。以“数字技术”提升效益评估的精准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对各部门单位履职和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配置作出科学、精准调整。以“数字技术”确保日常管理的规范性,将实名制系统数据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核准的依据,与财政预算管理、组织人事管理实行数据共享和联合管控;依托实名制系统,实时监控各地各部门单位用编进人、出编减人和领导核配等异常情况,并将违纪违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让新探索成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助推器”。

  创新的实质是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从大包干到个体户,从深圳特区到雄安新区,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探索激发无穷活力,使得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决定性的步伐。

  东风万里芙蓉国,湘江潮涌楚天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为我们指引前进方向,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湖南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三湘大地处处涌动着创新创造的大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陈潇强调:“全省机构编制部门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奋发有为,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新征程中彰显机构编制担当”。要打响机构编制工作“湖南品牌”,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与使命任务作出机构编制贡献,就应加大实践探索力度。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抓好科技创新、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和社会工作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持续推进资源配置创新,主动对接改革发展需要,着力加强涉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大民生、国家安全稳定等重点领域的机构编制保障,提升执政资源的使用效益。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创新,研究推动有关法规制度修订工作,加强从制定、执行到监督的全链条建设,增强操作性和实效性;加强监督检查,推进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坚决维护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党的二十大精神,如春雨滋润了祖国大地,如号角激励了中华儿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唯有不断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机构编制工作生命力,助推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切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坚强的机构编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