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引乡友回乡 促家门口就业

来源:汨罗市委改革办    2023-04-03 11:33    字体: -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去年年底以来,汨罗市针对农民增收难、增速不快这一现实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澄清人力资源,盘活闲置资源,吸引乡友资源,全面铺开“引乡友回乡 促家门口就业”改革,实现“企业开在村里头 就业顾家两不愁”,趟出了一条以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2023年3月,乡友回乡村创业项目落地11个,新增家门口就业680余人,带动农民增收260余万元。

一、摸清“三大家底”,资源信息活态化。“有什么资源”是推动“家门口就业”的必答题。汨罗市依托上门走访、数据平台等途径,最大限度确保资源信息真实可信,为招引乡友回乡创业提供支撑。一是分析人力资源。根据地理位置、产业分布等情况,挑选27个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人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大调查活动,市级领导带头走访,驻村工作队逐户调查,掌握人力资源特征,了解就业意愿情况。27个村(社区)115667人中,在校大学生及以下人口26659人,占户籍人口的23%;65岁以上人口19418人,占户籍人口的16.8%;青壮年劳动力69590人,占户籍人口的60.2%,其中富余劳动力7465人,占青壮年劳动力的10.7%,目前通过改革解决就业150余人。二是盘底闲置资源。结合“三资”运作改革,对农村闲置资源进行摸底,清查出闲置宅基地、农房、村小、村部521处,合计56万平方米,有流转意向147处,共计25万平方米,作为乡友回乡创业的主要阵地。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将闲置资源进场登记、挂牌流转,实现全程安全可控。三是联结乡友资源。镇村组建“乡贤协会”,利用微信群、“屋场夜话”、数字乡村小程序,通过节日走访、屋场交流、牵线搭桥等途径,建立健全乡贤乡友信息库,全市收录寓外乡友信息1863条。

二、健全“三大机制”,服务乡友精细化。乡友是县域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汨罗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汇总编制政策“口袋书”84条,全力支持乡友回乡创业。一是建立“招贤引业”分队。项目引进前,结合“湘商回归”,镇级成立返乡创业领导小组,分村成立招贤引业小分队,抓住春节前后等有利契机,带着感情走访,带着政策上门,为乡友提供本地人力信息、闲置资源以及政策支持情况,达成返乡创业意向的乡友45人。二是实行“千人联企”服务。项目推进时,结合“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活动,选派懂政策、懂业务、懂农村的镇村干部,一对一联系辖区内企业,对接国土、电力、人社等职能部门,当好信息传递员、关系协调员、项目服务员,帮助解决用地、电力、务工等问题100余个。三是支持“共富基地”建设。项目落地后,根据吸纳就业人数、利用闲置资源、实行弹性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共富基地”权重指标,从中评选表彰一批“共富基地”,给予100万元奖励,在上争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乡友桑梓情怀,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同步为乡友企业和员工提供技能培训14场次,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三、聚焦“三大人群”,就业增收精准化。经过调研分析,汨罗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为流转土地农民、家庭妇女、低龄老人等群体。针对这些特定人群,大力招引和匹配适宜产业,推动农民增收。一是“合作社带农户”,力促流转土地农民就业。针对加速土地流转、实施“小田改大田”后释放了部分农民的情况,采取“合作社带农户”模式,力促其在一产上再就业。乡友朱彪返乡创办岳阳广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农机和农业服务现代化合作社,从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4350亩,打造优质稻种植基地、迷迭香药材种植基地、油茶种植基地,反聘一批懂农业、爱农业的流转土地农民,带动稳定就业50余人。二是“车间+计件”,带动家庭妇女就业。针对部分妇女照顾家庭和小孩、没有太多时间的现实状况,鼓励乡友在村兴办电子制造、食品加工、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设置代加工点、带回部分流水线等形式,灵活运用计件等计酬方式,全力吸纳家庭妇女家门口就业。乡友胡斌辉投资新建同欣电子、恒毅电子两个代加工点,组装电脑连接线、手机数据线、高频数据传输线缆等产品,日结计时工资,吸纳就业200余人,当地妇女占工人90%以上,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做法被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三是“小老帮大老”,吸纳低龄老人就业。针对50~60岁有就业意愿、缺就业空间的低龄老人,引进养老等社会服务型产业,带动低龄老人就业。乡友黄平利用公办敬老院“委托运营”契机,租用罗江镇老镇政府办公楼,成立湖南省天颐健老年养护公司,创新“小老帮大老”机制,发挥老人更懂老人的情感优势,吸纳40余名低龄老人从事护理、管理等工作,人均年增收4.5万元,今年接续在弼时镇等地开设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