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荆州探索党建引领跨区域“五联” 合作共建促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来源:岳阳市委组织部    2025-01-06 10:57    字体: - +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湖北省荆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湘鄂边跨区域“五联”合作共建,推动岳阳、荆州两地在资源共享、交流共融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中组部《组工信息》和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组织人事报》对相关经验做法作了宣传推介。

一、实施背景

2016年1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荆岳两地考察,作出“把长江保护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重要指示,叮嘱“守护好一江碧水”。2024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岳阳市和荆州市同处长江中游,南北两岸隔江相望,共拥163公里长江岸线,地域相近、文化相通、血脉相连。近年来,岳阳、荆州两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跨区域党建合作为引领,同题共答,共抓保护、共谋发展,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治理效能。

二、做法成效

岳阳、荆州两地加强规划设计,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合作共建机制,签署共建框架协议,制定年度合作共建工作要点备忘录,共同发布宣言书,联合开展党建共建、干部共育、产业共融、区域共治“四项工程”,实施组织联建、生态联治、产业联营、人才联育、政务联办“五大行动”,谱写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跨省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一)突出组织联建,打通跨省共融渠道。发挥组织体系优势,以党建为纽带,不断织密多层级、多主体、多形式的区域联动网。建立市级组织部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两地联席会议,同时推动相关市直部门单位和毗邻县乡村参与合作共建,推出涵盖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共建创新项目21个。沿江7个县市区结对签订跨区域党建合作共建协议,重点打造华容—石首、云溪—监利—君山、临湘—洪湖3个党建合作示范区,推动县直职能部门党建联建、互学互促,组建13个毗邻乡镇党建联合体,实行党建标准体系互用、党建活动载体互融、党建工作质量互评。建立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双向共管”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双找双服务”活动。成立124支“湘鄂边界好邻居”党员先锋志愿队,发动党员14435名,联合开展“一江两岸 携手净滩”“清渠洁岸 共同缔造”“清洁家园”等主题党日活动200余次,带动群众参与130.8万余人次。深入挖掘两地红色资源,共同打造4条红色教育线路。

(二)突出生态联治,提升区域共治效能。全方位加强长江生态修复和流域综合治理,共同开展“守护好一江碧水”联合行动,坚决用“清澈的GDP”作答“生态大考”。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商会,签订《藕池河、华容河跨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发布《岳阳市与荆州市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方案》,聚焦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96家,关停拆除长江干线非法码头382处,消除岸上污染源,推动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转变。建立和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度和长江岸线管理员制度,织密织牢保护网,实现每一米岸线、每一处水域都有人巡有人管。组建长江岸线联合执法行动队,设置联合执法工作站,开展长江水域联合执法100余起。建立荆岳长江段上下游水质通报机制、长江(监利—君山—云溪段)流域综合治理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协同开展区域水环境监测,两地长江“共治段”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成为一江两岸生态名片。

(三)突出产业联营,点燃两岸共富引擎。共同推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链企业培育和“三共一互”文旅协同项目,凝聚产业发展动能。举办“问道镇能量”“求索乡村振兴”等主题共富论坛6期,组织开展实地观摩12次,实施优质创富项目112个,建设党员创业示范基地88个,以点带面打造一批产业示范镇、特色村。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签订《跨区域电商合作框架协议》,组建葡萄种植加工、优质稻种植加工、中草药材种植、小龙虾养殖、电商直播等10个跨区域产业联盟,年均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联办活动共推产品,举办石首—华容集体经济产品线下联合展销会、中国·临湘浮标(钓具)文化节、“激活红色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助农电商直播节等大型活动,进行现场展销和直播带货,拉动两地特色农产品销售,进一步扩大特色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激活文旅消费市场,两地文旅部门和企业联合推出精品线路和互惠政策,推动两地互为市民短期旅游首选目的地。

(四)突出人才联育,汇聚发展第一资源。实施“双向互派 干部墩苗”行动、荆岳青年企业家“话发展”项目和荆岳就业联盟项目,共同培育高素质干部队伍,打造高层次人才集群网络,促进人力资源有效配置选派首批毗邻镇村20名基层年轻干部参加为期3个月的墩苗锻炼。实施“群雁工程”,实行培训资源共享,打造共富课堂培训品牌,联合举办“一江两岸 乡村共富”百镇千村联合培养行动专题培训班2期,开展“书记论坛”擂台比武活动6次,累计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农村致富能手和群众1.4万余人次。加强区域劳务协作,两地人社部门签订《荆岳就业联盟合作协议书》,成立云溪—监利君山“HRBP联盟”,华容、石首探索劳务协作新模式,实施临湘—洪湖就业联招联培计划,每年组织“荆岳就业联盟人才联招”活动,192家用工企业现场招才纳贤,吸引近9300名求职人员进场咨询,达成就业意向1100余人,劳动力实现跨省就业增收。组织开展青年企业家座谈交流会,搭建两地青年企业家沟通交流机制。

(五)突出政务联办,推动群众共享便利。针对两地每年往来流动人口超200万人、群众办事需求很大这一实际,推行政务“跨省服务联盟”,让数据信息多跑路、群众办事不过江。两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医疗保障局等单位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开设跨省服务专窗,建立“互设办事窗口、互通办事系统、互建视频连线、互认证照材料”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机制。开发“荆岳通办”政务服务APP,设置“出生一件事、党员服务、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等四大功能板块,上线186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群众足不出户“掌上办”。近年来,两地跨省通办住房公积金结算、车辆年检、异地就医结算备案、身份证异地补办等业务事项3.52万件,直接受益群众4万余人,以暖心服务促进荆岳两地一家亲。

三、经验启示

通过跨区域党建合作共建,两地共同闯出了一条党建领航的生态之路、互利共赢的振兴之路、和谐相融的善治之路,隔江相望的岳阳和荆州,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往来热络,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合作、深度互动,从未像今天这样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生动的实践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同心同向才能开篇破题。跨区域党建合作共建不仅跨行政区,还跨经济基础、跨地域文化,凝聚思想共识是开展合作共建的前提。岳阳、荆州两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立足共识寻求共赢,最终促成跨区域党建合作共建这一新的改革探索。

(二)互联互动才能走深走实。在以往自下而上的民间往来基础上,岳阳、荆州通过自上而下的机制推动,建立“市县乡村”和“行业部门”的纵横联动体系,实现交流互访、政策互融、活动互办、服务互享、发展互促、保障互助,各层面、各方面的合作不断向深向实向前,合作共建之手越握越紧,兄弟城市之情越交越亲。

(三)共建共享才能赢得民心。跨区域党建合作共建之所以广受好评,之所以有蓬勃的生命力,根本在于这一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增进岳阳、荆州两地人民的福祉。合作领域从生态环保逐步拓展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社会保障、政务跨省通办等众多领域,打造了更优美的生态、更和谐的环境、更便利的生活、更优质的服务,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坚定支持者,为跨区域党建合作共建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