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英雄儿女抗美援朝

来源: 岳阳日报    2021-06-15 09:31    字体: 浏览量:

踊跃参军 赴朝作战

1950年至1953年,岳阳境内共有3万多名青年工人、农民、干部、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1.1万余人赴朝作战,其中长眠在朝鲜战场的烈士745名。岳阳各地出现许多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参军的动人场面。平江县冬塔乡70岁农民龚福成有7个孙子,他主动送了5个参加志愿军。岳阳县新湖南建设中学(今岳阳市一中)600名学生应征入伍。临湘县有132名乡干部参军。华容县有300多名县直机关干部和土改工作队员参加志愿军。湘阴县袁杉乡妇女甘瑞英26岁失去丈夫后,含辛茹苦把唯一的儿子拉扯大。在扩军会上,她带头报名送子参军。罗滨乡六村青年周怡发的妻子临产,他做通家人的工作后入伍,离家后的第二天,妻子生了儿子,干部群众纷纷上门道喜,并给小孩取名“建军”。周娭毑高兴地说:“搭帮毛主席,我家光荣之上又添喜。”云凤乡姚长菊两兄弟争着参军,为此还差点打了一架,最后商量好让弟弟参军。

艰苦奋战 疆场建功

入朝作战初期,由于敌人掌握了制空权,侦察机不停在头顶上空盘旋,部队白天黑夜都不能生火做饭,战士们吃的经常是炒面、炒米和着积雪。许多交通运输线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遭受破坏,武器弹药、粮食被服等后勤补给严重短缺。有时候断粮了,战士们就少餐少食,或采集野菜、野果充饥。在供应情况稍好的下半年,志愿军全体官兵还响应司令部的号召,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食,捐给苦难的朝鲜老乡。最苦的时候是严冬。朝鲜北部,气温极寒,最冷时达到零下三、四十度。部队缺衣少被,行军作战往往选择夜间。不少战士冻坏了脚,站不起来了,有的被迫截肢。然而,一切苦难都没有吓退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强敌,他们与朝鲜兄弟部队采取近战、夜战、突然袭击、反复拉锯、坑道战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顽强与敌人战斗。

汨罗籍志愿军战士颜双全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我方阵地被敌人炮火炸成焦土,战士们喝水只能到附近的河中去取。许多战士在取水时遭敌人扫射,牺牲在河边。颜双全所在连共有265人,最后只剩下32人,其余都壮烈牺牲。战士杨戟峰1951年入朝参战。由于交通封锁,每天只能窝头野菜,营养不良,加之长时间隐蔽在猫耳洞,见不到阳光,他和战友们都不同程度患上了夜盲症。根据医生指导,他们用松树针煮茶喝,同时到田里捉青蛙生吃,夜盲症得以渐渐好转。在天德山战役中,杨戟峰所在的英雄连消灭敌人500多人,自身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连长杨保山牺牲,全连最后只剩下30多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岳阳籍英雄指战员。吴信泉、邱创成、张平凯、黄连秋、徐德操、李元、方之中、裴周玉、李彬山、梁金华、张树芝、吴咏湘、谢福林、张震等14位岳阳籍将军先后担任过志愿军重要领导职务。钟伟、喻缦云2位将军在国内负责新兵编练和军需供应工作。毛光先、朱再保、吕树模、周安定、杨德高、雷甲生等一批战士立功受奖。仅华容县就有281人先后荣立战功。

积极捐献 支援前线

抗美援朝开始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岳阳人民在自身还缺衣少食的困难情况下,仍表现出高昂的爱国热情,踊跃捐款捐物。至1952年,境内各界群众共捐钱物折价152.7亿元(旧币),支援志愿军购置飞机大炮和其他军需。

与此同时,岳阳境内还掀起热烈的增产节约和爱国丰产运动。广大工人、农民和社会各界劳动热情不断高涨,大家以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广大农民则踊跃捐献粮食,甚至宁愿全家少食饿肚子也要多交“爱国粮”。湘阴县归政乡长坑村贫农聂玉堂送其孙聂树宝参军后,时常写信鼓励孙儿立功,自己还捐献4石谷,同时在堂屋毛主席像下面写好爱国公约,两边贴起对联:孙在前方抗美援朝,我居家里增产献粮。

岳阳各县重视拥军优属工作,成立优抚工作委员会,做好慰问烈军属、帮助生产等优待优抚工作。不少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利用节假日或业余时间,主动帮助烈军属挑水担柴、打扫卫生。华容县动员3万多名中小学生为烈军属挂光荣牌,送光荣灯,为前方将士写慰问信。

风雨同舟 友谊长青

中朝人民在同患难、共战斗中结下了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1952年7月,岳阳籍志愿军战士廖启富在老秃山战斗中身受重伤。他顺着山道爬了一天一夜,被一位姓朴的朝鲜老大娘发现并救回家。朴大娘亲切的叫他“阿得力(儿子)”,天天给他熬草药洗伤口,把最好的被子给他盖,把最好的饭菜给他吃,而她们自己吃的则是粗粮野菜。在朴大娘一家精心照料下,廖启富的身体逐渐康复。不久,部队派人找到他,归队时,朴大娘一家坚持用担架送他,不料在通过封锁线时,敌人的炮弹呼啸而来,朴大娘见状迅速扑在廖启富的身上,廖启富得救,而可敬可亲的朴大娘再也起不来了。

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启程回国,朝鲜人民夹道相送,一遍遍地高喊“万岁”,并拿着各种土特产,一定要送给志愿军。许多阿妈尼、阿爸吉泪流满面,与战士们久久拥抱,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