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7-09-30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我先行 > 活动简报
“两学一做”简报第5期:谈谈党员干部的进步观
来源:岳阳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0日   【字体: 】   点击数: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注意保

岳阳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5

 

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

                           201663

 

 

 

编者按:62日,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黄跃进同志来我市调研指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并以党员干部的进步观为主题讲了一堂专题党课。市委书记盛荣华同志主持。在职市级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市直正处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中央、省驻岳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委深改办党支部全体党员一同聆听。黄跃进司令员的党课生动深刻,语重心长,饱含哲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对县、市两级换届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现将党课内容全文印发,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践行。

  

 

谈谈党员干部的进步观

201662日)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今年党中央安排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落实党章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要求的重要实践,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造就“四铁”党员干部队伍,一个鲜明导向是牢固树立好干部标准,一个现实课题是彻底肃清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违纪违法案件影响,特别是组织工作上遗留的恶劣习气、造成的思想误差、形成的不良导向。这些问题都是深层次的,解决起来不容易。从个体来讲,源头是党员干部的进步观。我感到,主要在于怎样看待进步、如何争取进步、怎么把握进步的问题。今天我围绕这三个方面,和大家谈点认识思考。

一、怎样看待进步

“进步”这个词,我翻了一下词典,解释是“指人或者事物向上或向前发展”。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对进步的认识主流端正、思考全面、看得长远,但也有些同志认识单一片面,只看到职级的变动。作为党员干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从讲党性的高度,更加全面地、更有觉悟地看待进步。我认为,至少应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职务提拔是进步职务提拔、级别晋升毋庸置疑是党员干部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组织对一名干部工作能力、综合素质各方面情况的认可,更是对一名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表现的肯定。党员干部追求政治上的进步、职务上的升迁,理所当然,无可非议。但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太久太深,少数党员干部一说到“进步”,只看一条,就是看职务提了没有?级别升了没有?受这种观念支配,在进步问题上容易发生这么五种表现:①性急干了几年刚有点成绩就希望得到“回报”,提拔在别人之后就琢磨着“超前上个台阶”,心里不够坦然和自然。②自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存在三个过高:过高估价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没有得到提拔不是自己不行,而是领导没发现,或者有偏见;过高估价自己在同级中的位置,总认为自己应当排在别人前面,要先用自己才对;过高估价自己的政绩,总觉得自己干得比别人多,成绩都是自己的,没得到提拔组织对不起自己。③投机有的能力素质一般、实绩平平,总想攀上哪棵“大树”,把正常的工作关系、上下级关系搞得比较复杂,以谋求个人升迁;也有一些能力素质好、工作成绩突出、原本己纳入提升范围的,看到别人跑,心里不踏实,也盲目跟着找,掺和了不良风气。④红眼有的看到别人提了,想入非非,总认为不用我不公道、用别人有说道,猜测被提拔对象与哪个领导有关系、是谁帮助说的话,捕风捉影,乱议乱讲。⑤狭隘。有的缺乏组织大局观念,在提拔使用问题上与组织讨价还价,提拔后只感恩个人不感恩组织;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谋求自己提升,不管单位长远发展、他人共同进步;有的没提闹心、提了对位置也不满意,工作不在状态。凡此种种,根子都是进步观出了问题。现实中,由于多种因素,能够如愿得到职务提拔、级别晋升的,毕竟是少数。大家应顺其自然不自流、努力追求不强求。如果不能认清形势、把握态势、顺应大势,目标定的过高、过快,那所追求的职务上的“进步”脱离了现实,难免会落空。

(二)觉悟提升是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第一位的就是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试想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命脉和灵魂,那还谈什么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首要标准。他到河南兰考县调研时号召全党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焦裕禄同志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官样”,诚心诚意为人民作公仆,心甘情愿当穷苦老百姓的“儿子”。他的生命虽然只有42年,任县委书记只有470天,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成为引领共产党人乘风破浪、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航标,这样的成就不可谓不大!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成功!而现在我们有的党员干部,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大千世界中,缺乏应有的定力,逐渐把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丢掉了,把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丢掉了,痴迷于“官位”和金钱,人生奋斗目标首先是削尖脑袋谋求更高“官位”,此路不通就想方设法谋取经济私利供自己享乐,在一个地方工作几年看不出为人民群众办了什么实事,最后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由此可见,作为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始终做到无论外界怎么变、世界怎么变,无论自己职务高低,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内心坚守住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那份坚贞、那份神圣,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那就是一种非常纯粹的进步,条件成熟时,很可能在人民群众的推举下赢得职务上的进步,达到“前路崎岖君勿虑,扬鞭更上青云去”的境界。

(三)能力提高是进步。《党章》规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很重要的一条,要“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这里的“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力素质过硬,能担当起岗位职责,这既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也是追求进步的“资本”,是最好最管用的进步“通行证”。一个人有责任感而无履职之能,责任难以持久;有事业心而无干事之才,事业无法成就。有句话说得好:关系是个泥饭碗、一不小心就打碎;文凭是个铁饭碗,时间长了会生锈;素质才是金饭碗,时间越长越闪亮。如果不在岗位上提高能力素质,不仅很难提到上一级岗位,而且本职岗位也坐不稳,即使勉强被提拔,也没有实力去驾驭这个岗位,到头来贻误党的事业,自己也难辞其咎,最后还是会被淘汰。近几年,各级处理了不少违规出格提拔、能力不配位置的干部,正可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就个人而言,除必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外,能力素质是进步与否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能力素质过硬,同时又能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历练,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组织才能放心,同志才能服气,群众才能拥护,事业才能推进,自己也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四)修养提炼是进步。修养,本是儒家思想和纲常,原意是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我们党吸收发展了这一思想,融入了自己的世界观和加强党性修养的方法论。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毛主席大加赞赏并加以推介,一时风靡全党,影响至今。事实证明,良好的修养是党员干部实现进步的基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修身。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的就是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第一条就是“严以修身”。俗话说得好:“管住自己,天下无敌。”自古以来,头脑清醒的执政者,大多能在俭与奢、廉与贪、勤与惰之间作出明智选择,从而终守善道,流芳千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一些领导干部栽跟头,往往不是栽在才干上,而是栽在德行上;不是栽在做事上,而是栽在做人上。如果大家通过道德约束,筑牢思想防线,在糖衣炮弹面前不头晕目眩,在灯红酒绿面前不心乱神迷,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又何愁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组织的赏识呢?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正定县提出改进作风“六项规定”并身体力行带动县领导班子严格执行,焦裕禄发现自己孩子看戏没买戏票而起草兰考县“干部十不准”,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躬身示范。另一个是养性。每个人都兼具理性与感性,对大小事情都用理智作衡量恐怕难以做到,但若由着性子来,势必影响团结和谐,甚至出现四处不顺的尴尬局面。古人说:“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讲的就是这个理。有的同志,性格过于急躁,听不得批评意见,一遇到批评就急于解释,甚至面红耳赤、顶牛抬杠。诸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像种果树和棉花一样,需要经常整枝、打杈、摘心,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的成长进步同样不能缺少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陈毅元帅说得好:“一喜有错误,痛改是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才能总是有限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地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才能保证少出差错、少走弯路,从而加快进步、不断进步。

二、如何争取进步

争取进步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是一个单位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联系当前实际谈争取,我认为就是要通过全面践行好干部标准去“争”,做好自己等待组织来“取”。

(一)争在理想信念上,取得政治觉悟的进步党员干部的进步,根本的是靠理想信念支撑。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抓得最紧。我们争取进步,务必以政治觉悟的进步为前提,应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①党章党规印心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党章是管党治党的章程,集中体现着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着党的集体意志和原则要求。尊重、遵守、维护党章党规,是党员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和两部党内法规,牢记其中的精髓要义,真正将其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指南,校正理想信念的航标,不断成长进步的根本。思想理念跟上趟。十八大以来,国内政治生态和社会气象发生了深刻变化。“不日新者必日退”,固步自封势必步人后尘。岳阳因江湖而生,因江湖闻名,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和通江达海的口岸优势。这个优势不仅是地缘上的优势,还应该是我们的思想和思维的优势,是一种蕴含着开放、开发、开拓的文化优势。我们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应该具有江湖一样的博大胸襟,江湖一样的开阔视野,江湖一样的通达境界,江湖一样的深邃思想。当我们涵养了这样的思想觉悟后,才能把既有的各种优势变成推动发展的胜势,真正做到因江湖而富、因江湖而强。是非面前稳得住。这是重大原则和政治立场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把握住,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更不要说政治进步了。我们在工作当中,每天都要面对知与行、说与做、情与法、公与私等方面的考验,只有始终保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为官清正,做到“进不失廉、退不失守”,群众才会真心佩服我们,组织才能信任我们。④践行常态不含糊。《岳阳楼记》里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定力。当前,我们党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注重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注重加强“保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些正成为新常态。我们要坚持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做法,回归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适应新常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争在学习研究上,取得履职能力的进步古人讲: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就愁没有站稳脚跟的本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要求现代化,技术进步已到信息化,对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要想成长进步,不必在“谋位子”上动心思,而要在“长本事”上下功夫。要勤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大家要联系岳阳的事业发展,联系岗位实际,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细学政策法规,广学各科知识,在深钻细研中掌握精髓、领会实质,在学用结合中融会贯通、提升理论素养和思维层次,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成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为事业的进步添砖加码。要多研。重视并善于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接地气、寻得真理、得出活思想。岳阳正在全力推进“621行动”,这是你们当前最中心的工作,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把这些行动落到实处,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找到“过河”的桥,找到破解矛盾问题的“钥匙”;还要放下架子、当好学生,多几个“草根朋友”、“布衣之交”,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从人民群众的鲜活思想中吸取营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从人民群众的评判监督中校正方向,在接“地气”中增“底气”。要善创。现在,大家都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怎么创?一个是深度总结,把成功经验和做法运用好推广好,使“老树发新芽”;一个是盘活存量,充分发掘各种潜在的资源,使“潜力变实力”;一个是“借船出海”,善于运用地方的、外地的、上级的、群众的智慧,使“他的变我的”。当前,岳阳加快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叠加,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和把岳阳打造成湖南通江达海的新增长级的省委战略呈现在大家面前,只有深刻理解,搞清含义,把准定位,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并把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新的战略相切合,与地理位置相吻合,才能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焕发出新的蓬勃活力。

(三)争在踏实工作上,取得职务提拔的进步人们经常讲“有为才有位”。所谓有“为”,就是要干出公认的实绩。所谓“位”,就是指干部的职位。“为”是“位”的前提条件,“位”是“为”的一定结果,以“为”定“位”,使“贤者在其位,能者在其职”,这是一切组织和机构始终遵奉的工作信条。因此,大家要牢固树立“靠实绩进步”的理念,切实把聪明才智用到想实招、务实事、抓落实上,努力做到“三专”:专心——充满工作激情。激情是青春的标志、活力的象征,反映精神状态,体现因负责而蛮拼的敬业精神。大家不能把工作简单当成生存的手段、吃穿的营生、安家的本钱,也不能朝气不足、暮气有余、得过且过、慵懒无为,应始终牢记入党之初的誓言、提干之初的澎湃,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在奋斗中点燃激情、自我升华。专注——聚力第一要务。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和岗位,虽有分工不同,但都是为了发展。谋事应聚力发展,无论是党委工作还是政府工作,都应坚持为了发展、服务发展;创业应聚力发展,无论是哪一级、哪一家的干部,都应防止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形成齐抓共管、共谋发展的合力;为官应聚力发展,防止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力求奋发有为、有所作为。专业——落细落地求精。应甩开膀子大干,有争劲,有比劲,有闯劲,热火朝天,争先恐后;应埋下头来实干,对党委和领导定下来的工作,集中心思精力真抓实干,落地求实;应瞄准一流快干,始终坚持工作高标准,做到精雕细琢、精耕细作,干一件事情出一个精品,抓一项工作树一个样板。以过硬实绩树好口碑,加重职务提升的砝码,使进步的天平自然地向自己倾斜。

(四)争在修身养性上,取得道德品质的进步党员干部的修养境界,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职务的晋升而自然提升,需要不断加强锤炼和实践。应注意修养“三气”:养大气。做生意的人,眼里只有钱是挣不到大钱的;当干部的,只看到职务也往往是得不到职务的。做生意的人要讲商道,当干部也要懂得为官之道。人生好比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轻了。既然是一滴水,就应发挥点滴作用,汇入历史大河中、融入单位建设中,多花心思谋求单位整体长远发展,多做“水涨船高”的事;多看别人的长处和功绩,帮助别人成长进步,多做 “成人之美”的事,始终成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动力。守正气。这是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争取成长进步的重要法宝。党员干部的浩然正气,犹如一道坚强的防御线,能帮助我们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蚀,任凭什么“糖衣炮弹”也击不中,任凭什么私心杂念都可压制。守正气,必须强化政策观念。一切干部工作都是有政策管着的。只有做政策上的明白人,积极主动地适应政策,向着政策规定的目标和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成长进步的正道。如果把希望寄托在政策的特殊照顾和保护上,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谋求进步,那就坏了规矩,组织不会答应,群众也不会答应。当前,岳阳正在推进换届选举工作,正是考验党员干部守正气的关键时刻。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需要从组织层面重监督、严纪律、强问责,但从党员干部个体讲,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定力、守住正气时刻准备着接受任何形式的考验。聚心气。就是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靠力,放得下靠气。有些干部有志气、有才气,但志高气短、才高气疏,什么关都能过,唯独过不了自己的进步关;什么苦都能吃,就是成长进步吃不了亏。有句老话叫“时势造英雄”。我们也经常讲,干部成长要看“德、才、机”。干部职务的提升,往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班子的年龄、性格、经历知识结构,同时还要考虑机关、基层之间的大体平衡,群众对一名干部的认可度,等等。对此,我们要头脑清醒,胸襟宽广,理性认识,始终保持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良好心态,自觉做到得之泰然、失之坦然、顺其自然。我在部队常跟官兵讲,成功不是看你能走多快,而是要看你能走多远,得失总是平衡的,利弊总是同时存在的,得到的是以失去的为代价,失去的是以得到的为补偿,个人的一事之失、一时之失,不是真正的失,而是更大的得。绝不能因为“到点”了,没有被及时安排,就觉得组织亏欠了自己,心生怨气;不能因为一时没提拔,就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消极泄气。希望大家多想想组织的好处,多理解组织的难处,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都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打算和准备,走好眼前的每一步,做好今天的自己,在平凡中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三、怎么把握进步

一个人进步了、尤其是职务上进步了,要如何对待、如何把握?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把握不好,就可能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大家要切实从前面提到的那些反面典型身上吸取深刻教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干部“六条基本条件”,对照“好干部五条标准”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修炼自己,在以往总体把握正确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把握好。

一是坚固信仰根子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党员干部信仰什么、追求什么,决定了脚步迈向哪、目标指向哪;信仰有多强,就能走多远。最近,网上有篇《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章很火。文章讲,历史始终在观看,人民始终在判断,是什么让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而不是其他政党?答案只能是两个字:信仰。今天,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执政党,已经从一棵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越是长得高大,就越要扎深信仰之根,才能支撑得起身躯,抵挡得住成长带来的风险。政党的发展如此,干部的进步亦如此。一个人官越大、权越重,就越要重视固强信仰之元,才能有效化解权力带来的魔性。像周、薄、郭、徐、令等人,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干部了,还把握不住自己,根子在理想信念没有随着党龄和职务的增长而增强,导致走火入魔。我们党员干部在入党时都在党旗下庄严宣过誓,在官升一级时也都向组织表过态,不管环境和条件如何改变,都要恪守誓言、不忘初心。在涉及党的大政方针原则上,要始终站稳脚跟、挺直脊梁,自觉增强“三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到看齐追随、维护核心、忠诚于党。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重,强调要绝对忠诚,要“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我们把握进步,必须把对党忠诚摆在第一,按照《党章》要求的“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动和一切阴谋诡计”,用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报答组织的培养;要始终牢记官职党给,一切职务都是党组织代表人民群众委任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党的事业抛到脑后,决不能职务提升前表态很好,职务提升后却是另一个样,做“两面人”。

二是坚定为民本色。《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吃的是百姓饭,穿的是百姓衣,理应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什么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能职务提升了就得意忘形,不能官当大了就目无群众,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为了群众。相信群众就要着力解决“是否固牢群众观点”的问题。毛主席说:“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当前,群众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加之社会监督的群众化、透明化,导致有的干部视群众为洪水猛兽,怕群众,躲群众;有的不愿意跟群众交往,总感到降低了自己身份;还有的认为群众素质低,把群众意见排斥在决策外,这就是没有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对人民群众充满信任、倾注感情,而不是当做包袱、看成祸水,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依靠群众就要着力解决“是否发挥群众作用”的问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取得的。我们为官一地,要有更大作为,也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心群众就要着力解决“是否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要围绕群众关切,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呼声大、怨气大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事情办不好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为了群众就要着力解决“是否符合群众利益”的问题。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切实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言人和利益维护者岳阳提出建设“一级三宜”江湖名城,致力于岳阳人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蕴含着富强、文明、生态、和谐、幸福的价值内核,顺应大势、顺乎民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相应。我们要顺势而为、应势而上,在走开走实群众路线中,把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齐心协力把岳阳建设得知名度更高、美誉度更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强。

三是坚实担当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把“敢于担当”列入好干部五条标准,足见担当精神对于干部成长的重要性。随着作风深入改进,制度笼子越扎越紧,权力监督越来越严,有上级的监督,媒体的监督,群众的监督,还有网络的监督。这么多监督力量在监控我们的领导工作,放大眼睛考量我们的执政行为,这是好事,有利于我们多干事、少犯错。但同时,也有一些干部感到掣肘多了、为官不易,怕事躲事,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反映出少数同志对改进作风还存在片面认识和消极心态。一个人职务进步了,却不敢担当,不思作为,一事当前明哲保身,组织看不起,人民群众更看不起,更谈不上树立威信,实际上就是不称职。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说一官员死后到阎王面前辩白,自称生前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以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在公堂中摆设一个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比你更好?官员不服,说: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怒道:你生平为官处处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即是过啊。这就是“公堂木偶”的由来。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公堂木偶”,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贻误事业发展,危害实在不小。习近平总书记说,对这种做派,应当感到羞耻。李总理进一步明确,不作为就要“挪位子”。去年,国务院第二轮督查,就对249名不作为干部进行了问责,其中包括地厅级41人、县处级139人,59名干部被撤职、降级。当官就要担责,在位就要作为,这是基本的政治伦理,是为官从政的职责所在。当前,国家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伟大事业,必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我们岳阳在加快推进发展的进程中,也难免碰到各种矛盾问题,还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新到领导岗位的同志,遇到矛盾和困难,就应迎难而上,想方设法解决,毫不退缩;出现问题和失误,胸怀坦荡,勇于担责,毫不推诿。所谓大事难事看担当,组织考察一个干部,看有没有用对人,往往看的就是这个时候。

四是坚决不辱使命。仕途一时荣,事业千古事。《党章》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一个人职务的提升,只是新起点的开始,意味着竞争更强、担子更重。职务提升了,就要时刻想到组织寄予的重托,时刻想到人民群众的期盼,时刻想到还有许多没有得到提拔的同志正用眼睛盯着你,始终保持一种时不我待的忧患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拼劲,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绩来证明自己、支撑自己。省委徐书记在岳阳调研时要求着力打造“四大”,岳阳市委提出确保“一个高于”、实现“两个率先”、达到“三大提升”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些目标要求,需要大家始终秉持奋发斗志,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职务,都做到“三个保持”:一要保持进取精神。不因胜骄,不因败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胸怀和境界。二要保持务实作风。戒骄、戒满、戒浮、戒虚,始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干点实事、少耍点花架子。三要保持工作标准。干一行精一行,干一件事成一件事,不当中游,敢争第一,不断超越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推荐领导干部阅读的《苦难辉煌》的作者、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就是一位在任何岗位都追求工作高标准、在每个岗位上都力求出类拔萃的人。当工人,被称为天生的好工人;当技师被称为天生的好技师;当图书管理员被称为天生的好图书管理员;当教员,别人说他是天生的好教员。对此,金一南教授讲,没有什么是天生的,是自己始终在努力超越自我。我们每一个同志,尤其是得到提拔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岗位,都要有这样一种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有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拔到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单位,就要有不甘人后、爬坡赶队的意志;提拔到一个先进单位,就要有更上一层楼的目标,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五是坚守廉洁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领导干部最后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是否恪守‘清廉’二字”。现在,上至中央、下到各级正风肃纪、惩贪反腐的力度越发越严、越来越紧,每名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这种常态,本着对组织、对领导、对家庭、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廉洁问题上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切实以正直清廉、克己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最后,就这个问题,我讲四句话,与大家共勉:第一句话,权力是双刃剑,用好了利党利民,用不好害人害己。党员干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定权力,特别是管人管钱管物的岗位权力更大一些。我们在行使权力中,既要“有所为”,更要“有所畏”,如果有了权力,而且胆子很大,后果很可怕。反之,当感觉约束很多、权力受到限制时,则恰恰处在“安全模式”中。大家一定要按照《党章》要求的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把正确用权作为人品官德来修炼,作为行为准则来遵守,不能谋求私利和特权。第二句话,勤俭是好本色,由俭入奢很容易,由奢变俭会很难。毛主席一生简朴,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1966年,中央办公厅在主席离京考察期间,对他的住所进行了维修,主席返回后大为不悦,就搬到游泳池的传达室住下不肯回来。大家劝他“传达室太小不适合居住”,主席说“小了怕什么,只要能摆个床铺,有张桌子、椅子不就可以了嘛。”毛主席人生的最后十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现在,国家富裕了,财政增加了,条件优越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能变。第三句话,交往要分清良莠,择良友使人受益,交错友必然受损。大多数违纪违法干部在忏悔时,常讲“自己犯错误主要是交友不慎,被坏人一步步拉下水的”。我们党政干部由于工作需要,与企业、老板等各行各业的人都要交往,这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关键要洁身自好,分得清良莠,抵得住诱惑,自觉做到慎独慎初慎微特别是慎交。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也不能缺少情感交流,相互应给予更多理解支持,尽可能帮助减压力、减负担、减麻烦,疏通情绪,舒展心理,理清思路,成为真正的朋友、益友、诤友。第四句话,家风体现作风,严管家是一种爱,管不住是一种害。家风纯正,会成为修身齐家的“助推剂”;家风败坏,会成为腐败堕落的“催化剂”。焦裕禄对子女管教非常严格,孩子饿了多吃一个公家的馒头,看电影用了一张白票,都受到了严厉批评。而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等人,不仅管不住家人,反而还默许纵容,最终把他们带进了犯罪的深渊,这是对家属子女最大的害。现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采取“迂回策略”,从家属子女下手,利用亲情友情达到目的。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注重家庭、家教与家风,真正把“亲情关”过好,把家风树好。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